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谍战上海滩:揭秘抗战南京毒酒案生死较量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10-31 14:07:42

      大陆目前所能见到的记述“南京毒酒案”的文字,几乎全部是以詹长麟个人为叙述主体的。实际上,在这场精心策划的投毒案中,军统南京站是“南京毒酒案”的策划实施者。

      从《英雄无名》中挖掘史料

      目前,大陆已出版和发表的记述“南京毒酒案”的文章大同小异,所叙述的史实大都没有超越央视《寻找英雄》栏目组以及《江苏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当中的相关内容。我一直希望发掘出一点新资料,尤其是希望找到策划此次投毒行动的军统南京区的资料。

      冈村宁次曾在其回忆录中提及“南京毒酒案”,但是很简短,未涉及军统:“1939年6月中旬,我南京总领事馆的中国仆役,在宴会开始时在酒中放了毒药逃走,因而,造成主客死亡及病害事件。”

      在军统老牌特工陈恭澍的回忆录《英雄无名》中,我找到了相关史实。陈恭澍是戴笠极其赏识的得力干将,先后在北平、天津、河内、上海等地制裁诸如汪精卫等大汉奸以及唐敬尧等预备投敌分子,可谓“功勋卓著”。抗战期间,他被派到上海主持军统的暗杀工作,后被汪伪特工总部76号捕获,“被迫落水”,不过很快又和重庆方面取得了联系,“继续”从事反间工作。在被迫加入汪伪特工总部之后,陈恭澍仍然和戴笠保持密切联系。

抗日谍战剧照

      陈恭澍在《英雄无名》第4卷“反间活动中‘南京区’牺牲惨重”一节中,介绍了抗战期间军统南京区的情况。在介绍卜玉琳烈士的生平时,他提到了“南京毒酒案”。相关文字如下:

      民国廿七年抗日战事重心西移武汉,南京区遂成为敌伪政治活动中心及后勤补给枢纽。“南京区”亦奉命兼及拓展对敌伪之行动工作。二十八年七月初,“南京区”接获日本驻南京总领事馆内线同志钱念慈、张建华等之报告,得知日本派遣军总部将邀宴日本在华陆海军高级将校、以及当时伪组织“维新政府”首要梁鸿志、温宗尧、高冠吾等与会。“南京区”经妥善布置,透过该领事馆工友张建华兄弟之执行,乃置毒剂于酒瓶中。(其间,因毒剂限量与酒品种类之配合等问题,曾发生困扰,又一一予以克服)。事后获悉,此役功亏一篑,未竟全功,仅毙领事馆馆员一人、大佐军官一人、以及伪组织高冠吾口部灼伤而已。当晚,日军宣布戒严,紧闭城门,大肆搜索,但一无所获。本案即卜玉琳同志全权擘划,曾经局本部通令嘉奖。

      从陈恭澍的文字可以看出,詹长麟应是军统内部人员,而不是普通工友。日伪举办宴会的情报是“钱念慈、张建华”主动报告的。钱念慈、张建华可能是詹长炳或者詹长炳的化名,也有可能是陈恭澍记错了。毕竟詹长麟、詹长炳只是军统南京区的基层人员,而陈恭澍贵为军统上海区区长,把两个基层人员的名字记错很有可能。

      仔细对照陈恭澍的《反间活动中‘南京区’牺牲惨重》和央视《寻找英雄》栏目组的《1939年的毒酒案》,我发现它们可以互为佐证。首先是参与1939年投毒事件的关键人物:钱新民任军统南京区区长,卜玉琳、安少如等人协助他们投毒—这方面,两方认知相同。不过,《1939年的毒酒案》将南京区副区长的姓名写成了尚振武,而多次出现在陈恭澍文中的却是尚振声,可以肯定的是,两者为同一人:“尚振武”系詹长麟记忆错误或者“武”字系印刷错误;第二,双方都提到了赵世瑞,而且对于赵世瑞的职务—首都警察厅特警科科长,记忆也是一致的;第三,投毒的情节、参加宴席的日伪要人的组成、投毒的后果以及为什么投毒功亏一篑的原因分析,两者几乎一致。

抗日谍战剧照

      军统南京区的四任区长

      “南京毒酒案”背后有一整个支持团队。

      首先,要知道抗战时期军统南京区的领导者。从源头上来说,军统南京区首任区长是赵世瑞,第二任区长是汪兆龙,第三任区长是钱新民,第四任区长是尚振声。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