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严格来说七进七出水分很大。咱们中华民族对数字他有一种特殊迷信,比如说咱们讲六六大顺,八就是发,这是现代的一种迷信。古代凡是带七字的,基本跟刀兵凶事有关。凡是涉及到比较难的事儿,一般经常有这个。我想长坂坡的七进七出是形容赵子龙打的不容易。
还有一位朋友说了,赵云七进七出也可以,小伙子睡凉炕,全凭活力壮,有体力就行啊!
赵云剧照
赵云这时候可不是个小伙子了,要按真实的历史年龄看,长坂坡的时候,赵云起码是个半大老爷们了。赵云死于公元229年,这个长坂坡一战是公元208年。赵云生年不详,不过死的时候也差不多60来岁了,长板坡一战的时间距离他去世只有11年了,所以说,实际上他是一个半老头子抱着一个一岁的娃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老爷爷哄一个小孙子。
虽然这么说,但不能否认赵云是个大英雄,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在那么多人里头,要找一个小孩儿这也不容易。而且,赵子龙打仗还有一个特点。他真是擒贼先擒王,谁骑高头大马,先杀谁,下面兵一看,主将被杀,瞬间军心就散了。据此,我们讲赵子龙是三国这将领里智商比较高的。
赵云剧照
这么一看,赵云七进七出救阿斗。他们长坂坡之役尽管是有水分,但是还是能看出其中的艰辛和将领的才干。咱们再说说张飞,张飞也够厉害了, “啊呀呀呀呀” 一叫,那个桥就塌了。
有专家考察过,三国时候那个桥不具备现在桥梁的力学原理,其实就等于在这个河沟上平着搭个板,说白了是浮桥。这个时候年久失修,趿拉趿拉不少兵也都从这儿上踏过去了,这时候张飞再一叫,形成气象动力学里的一个共振效应,桥哗啦哗啦就塌了,这不也很正常吗?实际上是古代豆腐渣工程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