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兵工先驱吴运铎:研制平射炮攻克日军碉堡(3)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10-12 19:13:35

      1947年在大连附近的实验场,吴运铎和兵工厂的一名厂长一起检查射出去的哑火炮弹。突然,炮弹爆炸,厂长当场牺牲,吴运铎左手腕被炸断,右腿膝盖以下被炮弹炸劈一半,脚趾也被炸掉一半。在病床上,他利用尚存的微弱视力,坚持把引信的设计搞完,并让人买来了化学药品和仪器,在疗养室里办起了炸药实验室,制造出新型的高级炸药。同时,他还学习日文,以便阅读参考资料。

      第二次负伤时,吴运铎躺在病床上不能下地,就在床上画武器的设计草图,导致伤口迸裂,鲜血直流,但他浑然不觉,医生不得不没收了他的钢笔和小本子。

      他设计的简易炮攻克日伪碉堡

      抗战时期,日伪军在淮南四处修筑碉堡群,步枪手榴弹难以对付,吴运铎便设计制造出专门攻坚用的简易平射炮。在攻占占鸡岗的战斗中,36门平射炮一齐开火,日伪碉堡即刻土崩瓦解。

吴运铎照片

      后来他又把炮的口径从36毫米扩大到42毫米,增加射程到4公里。他设计制造的枪榴弹,射程达540米,也很受部队欢迎。一次,美军飞机轰炸日本占领区时,投下的炸弹有8颗未炸,吴运铎便去拆卸。此时,炸弹里面的机件因震荡变形,落弹又相距很近,一个爆炸就会引爆其他。吴运铎让大家躲到安全的地方,自己上前细心检查构造,谨慎地拆下引信,从中取出了大量炸药。

      吴小荣说,上世纪50年代初,父亲在武汉工作过一段时间,他本人就是在这期间出生在武汉,当时父亲被政务院聘为特邀劳模,父亲觉得是莫大的光荣,所以给他起名吴小荣。

      吴小荣随身携带的一份资料里,有上世纪70年代吴运铎在家里拿锉工作的照片,墙上挂了一排金属工具。晚年的吴运铎除了画画、练书法,每天都不忘在机床上练一下锉刀、钻子。那时他的左眼早已摘除,出门带塑料眼珠子,右眼里也有弹片未取出。

      今年69岁的吴四月是吴运铎的侄儿,身在蔡甸的他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送吴运铎去苏联治疗眼睛,回国后继续忙于兵工事业,仅1954年回过蔡甸家乡一次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