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蒋介石一生最后悔的一步棋:决战上海误国家(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9-25 08:30:42

      淞沪会战,以中国军队失败告终。暴露出了中日两军实力间的差距、最高指挥层的失误、以及各兵种间缺乏配合等一系列问题,但是这场战役中中国军队顽强的战斗,使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口号破灭,让国际社会见到了中国对抗侵略者的决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

      这场战役实现了蒋介石国内政治统一目的,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在全民抗战大背景下,都不惜血本将自己的全部实力投入进来,使当时经历了长期军阀混战的中国,在军事、政治上形成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蒋介石当初选择在上海与日本决战,并非迷信“中国历史上,由北攻南者无不胜”的说法。所谓诱敌东进,是淞沪会战失败后的官方托词,蒋介石肯定清楚,日军通过上海登陆侵华,远比从北往南进攻方便,毕竟,上海离日本本土更近。

      蒋介石选择决战上海,主要寄望西方大国的出手,因为上海是这些西方国家的利益集结地,蒋介石想复制第一次淞沪抗战的先打再谈的成功模式,通过先下手为强,把日本彻底赶下海,再把英美法西方大国拉进来,通过国际调节一举解决日本问题。他一度甚至在等待苏联进攻日本。

      然而,上海战局的发展,让蒋介石的如意算盘崩盘了,一发而不可收拾,对于国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场名义上虽败犹荣的战争,实际上宣告中国外交战和消耗战的彻底失败,国军在上海损失了百分之六十的精锐,过早耗竭实力,无力再对日军组织有效的防守,致使开始了千里大溃败,南京及大半中国相继沦陷,中国资源富裕地区全部被日寇占领。

      当蒋介石被日军包围在中国西南边陲时,发现自己再无以空间换时间的资本后,是否会反思自己当初的抗战时机及抗日战场的选择呢?

      淞沪会战使得持久战的理论受到质疑,淞沪会战后日本占领了中国广阔的疆域,八年侵华战争中,大量使用中国战略资源,蒋介石最后只能等待美国通过飞机飞过珠峰输入的援助了。

      本文转自高会民新浪博客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