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7月,党中央和毛主席做出了“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决定。美国以武力进行威胁:8月17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宣布出动第七舰队的航母编队,武装干涉中国内政;8月19日,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图普率领美国海军6 艘军舰侵入大陈岛一带海域,出动飞机160多架次,在大陈岛海面上空活动。
炮击金门画作
面对“航母威胁”,毛泽东一面在政治上坚决抨击美国,一面决定炮击金门,以示惩戒。这是毛泽东精心策划的一次军事行动。1954年9月3日,福建前线万炮齐鸣,炮弹烧红了天空,纷纷落向金门,国民党军队猝不及防,损失惨重。解放军的惩罚性炮击进行了十几天,美国方面仍然不知内情,误以为解放军要夺取金门、马祖,甚至进攻台湾。因此,美国的一些军方人士建议向金门紧急增兵,并出动美国航母编队的战舰和军机,与国民党军队一起袭击中国大陆的重要港口和机场。但最终,艾森豪威尔认为此举风险太大,未敢轻举妄动。他甚至力主放弃金门、马祖,因此与蒋介石产生了严重的矛盾。
毛泽东通过炮击金门这种特殊方式,巧妙击退了美国航母的威胁。实际上,炮击金门只是试探性、有限度的声东击西行动,意在掩护解放浙江沿海诸岛的准备工作。
1954年11月1日,解放军空军开始轰炸浙江大陈岛,海军出击浙江东部海面,一举击沉国民党军队“太平”号驱逐舰。美国人极为紧张,于12月2日与台当局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企图使中国“划峡而治”。为了表明中国人民绝不承认这一非法条约的坚定立场,毛泽东决定首先攻占一江山岛和大陈岛。
当时,第七舰队正在这两座岛屿附近游弋。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配合作战,一举攻克一江山岛。第七舰队见状,只得灰溜溜地撤走。1月19日下午,解放军以凌厉的炮火轰炸大陈岛,国民党当局急忙向美国求救。美国只好让第七舰队再“回来”,美方紧急调动包括5艘航空母舰在内的近100艘战舰,出动2000架次飞机,加强对新中国的威胁。1月30日,中共中央下达了解放大陈岛的命令。国民党军队无可奈何,只好在第七舰队的掩护下,执行早已制定的撤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