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格,他仅仅是黄埔第四期学生,聂荣臻、叶剑英是他的老师,徐向前属黄埔一期是他的学长;南昌起义时林彪是排长,而刘伯承、贺龙分别是参谋团团长和军长、起义总指挥,陈毅在南昌起义部队和红四军中则当过林彪的直接上级;林也就比罗荣桓的资历强点。
然而,林彪把他的教官、上级通通越了过去,凭什么?只有凭硬碰硬的战功,单凭毛泽东欣赏他是绝对不行的,要知道那时毛泽东还没有成神,也不那么一言 堂,此外也得全军上下心服才行。至今从未听说有人对林彪的元帅排名位置公开表示过不满或疑问,另外四野的战绩也为全军所称道,尽管有时还有些不大不小的争 论。
刘伯承元帅排名元帅第四位,同样是由于赫赫战功,但刘帅没有说过一句对林彪有意见的话,而且还称赞过四野的好几个战例,如丁盛率四野8纵135师对白崇禧集团作战时的的“腰斩七军”。
其实共产党和所属军队前期的不倒,乃至后来的平型关这个转折点直至后期的全面战胜国民党,每一处关键危难时刻及全胜时期,都有林彪的影子。他是我军当时胜利的脊梁,是毛泽东及中央敢与蒋介石争斗的最重要的心理基础。就是说毛泽东和林彪共同导演了当时的战争一点也不过。
就军事而言,他是元帅外的元帅。如果林彪不是在抗战初期就被晋军误伤,他在抗战时期在军事上将有更多令日寇丧胆、令后人津津乐道的上乘之作;如果由林彪人朝指挥志愿军,战绩至少不会低于彭老总,甚至更加辉煌。
这样的“林彪”凭借他的赫赫战功,取代朱德,位列元帅军衔第一人都是当之无愧的。如果“军事林彪”不当“政治林彪”,不淌“文革”这趟混水,他如今仍然是响当当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革命军事家,党和国家领导人,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林彪与毛泽东,是相互选择的结果,也是悲剧
林彪的政治悟性、识人水平非常高,只是社交能力极差,无法自立为王。他的这个特点,决定了他是绝佳的领袖助手,做不了皇帝。
了解历史就会发现,不论林彪跑到哪里,各方对他的待遇都极高,甚至会超出毛泽东、周恩来这样级别的人物。林彪去国民党那,老蒋总是会指定专人、反复关照、务必使林彪“如沐春风”。
作为毛泽东头号嫡系,在毛失势时也没人敢动他,因为每一个领袖都需要林彪,林彪也并不是铁心跟着毛泽东。他也会迎合王明、李德他们,写了篇挂羊头卖狗肉的“论短促突击”替上面圆场。
相比毛泽东铁了心想收住林彪(这是老毛的最大本钱),林彪的心思其实一直很活。老毛的短处是实力太弱,林一直试图找到实力更强的主子,他与张国焘、王明、叶挺、朱德、周恩来等各方都有过接触,但答案是:没有,那年代,毛泽东就是最强者!
林彪一个照面就跑毛泽东那里去了(老毛见了他更是乐得屁颠屁颠,其眼光也很毒),他的老上司朱德,带的是顶级精锐,而毛泽东带的是秋收起义的杂碎,一个天一个地!显然他认为朱德没尿性,老毛行,毛泽东以自己时代伟人的魅力征服了林彪。
红军会师,张国焘曾单独找过林彪,一方面军那时不到八千人,张国焘的四方面军八万人,林彪还是拒绝跟张国焘走。去重庆谈判,以老蒋当时的雄厚实力想收复林彪照样谈不拢,老蒋有心无力,周恩来只能佩服。
任何时候,只要林彪离开毛泽东,历史上就不会有老毛这号人物,只有林彪在东北“壮得狠啊”的时候,毛泽东才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可见林彪,具有有超强的洞察力,看人,基本谈一次天就够。 可以看看他麾下的四野将领,一个个生龙活虎,极具个性。
林彪之能,是超出几乎所有人想象的,500年一出的超级帅才!
“九大”是林彪失败的肇端,也是他与毛泽东公开分歧的开始。“九大”虽然把林彪作为接班人写进了党章,但毛泽东没有采纳林彪、陈伯达主持起草的“九大”政治报告,此事给了林彪以沉重的打击。
林、陈的报告《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主张国内的主要矛盾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国家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发展生产。
毛泽东对此违背“阶级斗争为纲”的报告稿极其不满,决定另起炉灶,改由张春桥、姚文元起草。可林彪、陈伯达又修改了报告,呈递毛泽东,毛泽东连信封也不打开,写上“退陈伯达”。陈伯达随后即被打倒。林彪虽然保住了接班人的地位,可从此失去了毛泽东的信任。
毛的政治家敏感性和对策、应变能力就是比别人棋高一着,学是学不来的。“天生大任于斯人”的政治家都是如此,老毛玩政治向来是滴水不漏,潜在的危险事 件被他“扼杀”得半点发生的可能性都没有!不过,活得也够累的。也许对政治家来说,这不是累,而是“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林彪向来对张、姚“笔杆子”极其厌恶,这回他却要在“九大”念他们起草的报告,此事差点气炸了林彪的肺。林彪直到上台的最后一分钟也没看报告一眼,秘 书说:“我给您讲解一下报告”,林彪却断然拒绝:“不听!”林彪念报告时脸色煞白,头也不抬起来一下,念完报告后回到家里,叶群说:“我真担心你念错 了”,可林彪生气地说:“多念错一点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