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评论称,中国的经贸“魅力攻势”随着一系列高调倡议而进入新阶段,“但胡萝卜仅是该故事的一部分。过去一年,中国与菲越日等国陷入一系列长期对峙状态。比以往更明显的是,中国正决心捍卫心目中的‘国家核心利益’,无论潜在代价多高都在所不惜。”
《联合早报》1月4日刊文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台主政短短两年多,即对外交开展多项创新。
中国官方对此予以积极评价,但外界不乏质疑的声音:有批评指中国的系列外交举措是为了与美国主导的现有国际秩序打对台;也有评论质疑中国有意取代美国主导世界秩序。
去年12月,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高级顾问克里斯托弗·约翰逊撰文称,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已清楚显示,中国正快速摒弃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原则。
美军网站公布视频截图,美国P-8A巡逻机近距离观察中国驱逐舰
约翰逊认为:“习近平有关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的讲话,是在对外表明中国已然成为大国,因此应该表现出大国的姿态。”
兰德公司的希斯也认为,随着中国对周边外交的日益重视,它对西方插手其利益问题的容忍度将降低,对维护核心利益的能力及改革国际秩序的自信将提升。
他认为,中国外交战略的巨大转变,将增大与发达国家陷入紧张关系的风险。
日本《外交学者》去年12月31日发表澳门大学助理教授陈定定的文章称,毫无疑问,2014年是中国外交史上表现优异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