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传说中的诺亚方舟竟然真实存在 就在中国境内?(2)

来源:米尔网 时间:2015-06-17 18:27:28

 

  路途艰辛,动物们是怎样迁来的?北方的动物又是怎样过的长江?陈少坤说,目前只知道它们大概的迁徙方向,对具体的迁徙路线并不明确。至于北方来的动物,由于那时长江干旱,河水较少,再加上天气变冷,很有可能江面会冻住。

  这些动物为什么会离开家乡,千里迢迢来到三峡地区?“因为这里是目前已知的末次冰期时期,动物们唯一的避难所。”研究员庞丽波介绍,如同电影《冰河世纪》里描述的一样,一万年前的地球,正处于260万年以来最冷的时期,也是有人类活动以来最冷的时期,地球到处覆盖着冰川,为寻找适合生存的家园,动物们不得不背井离乡。

  动物们最终搭上的诺亚方舟,就是三峡地区。陈少坤介绍,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三峡地区有没有冰川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巫山山脉有很大的冰川,另一种认为三峡地区没有冰川,冰期对三峡地区没有影响。

 

 

诺亚方舟题材的建筑

  这次的研究表明,冰期对三峡地区确实有很大影响,但影响并不像北方那样大。那时虽然也受到整个大环境变冷的影响,但由于地处北纬30度附近,三峡地区并不像北方那样冷得厉害,对动物们来说温度相对适宜。同时,三峡地区由于多高山,落差大,气候多样,当天气转冷时,动物们就往山下的河沟地带迁徙;等春暖花开时,再回到山上。就这样,三峡地区成为动物们的世外桃源。陈少坤说,这也是当时中国大地上唯一的一处动物避难所。

  大量化石的出土,也为专家们推测三峡地区古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万多年前的三峡地区气候是什么样?“那时的平均气温,比现在至少低6摄氏度。”陈少坤介绍,那时三峡地区冬季温度与现代比较要低,季节性气温变化可能与如今的华北一带比较相似,“也就是说,那时三峡地区不是属于亚热带,而是温带气候。”

 

 

专家们在进行仔细发觉

  支撑研究人员这一结论的,是在迷宫洞中发现的梅氏犀等大量适合温带或高山环境生活的动物化石。陈少坤介绍,梅氏犀是一种喜好温凉环境的动物,更新世时期冰期出现后,北方变得更冷,迫使适应温带气候的梅氏犀南下,迁徙到长江流域。

  除了比现在更冷,当时的季风也比现在强劲。陈少坤介绍,清理出的化石中包括麋鹿化石,麋鹿主要生活在我国东部季风区,最西不过到湖北。麋鹿的生活环境有个特色,只在有东亚季风的地方才会有麋鹿。麋鹿化石的出土,也证明当时东亚季风相对显著,在夏季带来较多降水。

  除了东亚季风,当时还有北方吹来的风。陈少坤介绍,在巫山县修建新城时,曾发现十几米厚的黄土,经鉴定,这些黄土来自于一万多年前的北方。

  “相比现在人们看到的三峡地区的高山深谷,那时的地貌更加开阔。”陈少坤介绍,在发掘出土的化石中有转角羚羊的化石。转角羚羊生活在河北北部到俄罗斯贝加尔湖一带,它们喜欢生活在开阔的山间谷地。这就说明,当时三峡地区的山没有现在这么高,沟也没有现在这么深,而是属于更加开阔的丘陵地带,森林相对稀疏,林间有灌丛和草地。一万多年来,随着河流不断地切割,以及地壳运动,当年开阔的丘陵地带,变成了如今的高山大川。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