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光有野心不行,要靠形势推动,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环境密切相关。曹操就是很好的例子,起初想做郡守,到想封侯、做周公,最后一不小心成为太祖武皇帝。拓跋珪之前代国的王位传承,像悉鹿、禄官,猗卢、弗、贺傉、纥那、翳槐、什翼犍等,依旧维持着草原民族兄死弟及的传统。按照这一传统,拓跋珪如果死了,拓跋仪继承皇位名正言顺。
拓跋珪要杜绝拓跋仪的想头,传位给儿子。长子拓跋嗣出生时,拓跋珪和拓跋仪兄弟曾经有过一段对话,暴露出两人之间互相提防猜忌之心。拓跋嗣出生,拓跋珪兴奋异常,连夜召拓跋仪入宫。拓跋仪步入寝宫,拓跋珪劈头第一句话:“朕深更半夜叫你来,你不感到奇怪,不感到害怕吗?”拓跋仪回答:“臣推心置腹侍奉陛下,陛下明察秋毫,臣心自安。忽奉夜诏,奇怪是有的,恐惧没有。”
拓跋珪问得莫名其妙,皇上召见臣下,哥哥叫弟弟,即便夜半三更,有什么可怕的呀?拓跋仪的回答圆滑得体,二人心如明镜。拓跋珪喜滋滋地告诉他:“皇子诞生了!”拓跋仪起身再拜祝贺,随后手舞足蹈,跳起拓跋鲜卑人传统的喜庆舞蹈。
现在,我们明白拓跋珪为什么要问那句莫名其妙的话了,就是威逼拓跋仪承认皇子地位,承认嫡长子继承制。拓跋仪伏拜屈服,拓跋珪非常得意,二人对饮直到天光大亮。这事也说明拓跋仪长久以来一直觊觎皇位。
慕容氏手铸金人成功得益于汉人农耕文明与鲜卑游牧文明的斗争,两条路线的代表人物是拓跋珪和拓跋仪。拓跋珪汉化是为了巩固自身皇权,稳定中原局势;拓跋仪代表鲜卑贵族的利益,企图以此登上帝位。拓跋珪搞长子继承制,是坚定不移地走汉文明的道路的一环。
拓跋仪礼贤下士,素有仁风,许谦、张衮都是冲着他去投靠北魏的。但拓跋仪想做皇帝的话,必须站在鲜卑贵族一边,以便通过兄死弟及的游牧传统登上帝位,他把自己绑在鲜卑贵族集团的战车上。
为打击皇子拓跋嗣和刘氏势力,拓跋仪和鲜卑贵族把慕容氏推向前台。当时,北魏国平定河北之后,伤亡大半,一时无力进攻辽东和山东地区。和慕容氏联姻正好缓和两个民族之间的仇恨,为北魏带来和平,或者说休整的机会。中原的汉族豪强原先在后燕国统治之下,乐意看到慕容氏立为皇后。
举国拥戴,拓跋仪这一招,看似平淡无奇,实则不容抗拒。拓跋珪万般无奈,无法拒绝,只得援引草原民族的风俗,铸金像卜问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