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常德保卫战:八千虎贲血战孤城 仅剩83人突围成功(3)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2-18 17:35:41

  城外两间西班牙修道院在中立的西班牙国旗掩护下幸而保存了,除此之外,要想在这个曾经有过16万人口的城里,寻一些未被摧残的东西,实在是难乎其难。

  孤城巷战

  11月24日,敌兵近抵常德城郊,以三倍以上的兵力,配合飞机、大炮、毒瓦斯、燃烧弹向常德城猛攻,57师在四面包围中顽强抵抗。敌人进扑三日均不得逞,又继续增援,这时敌人已五倍于守军,并在常德城各门集中200多门大炮和3万多人,配以施放毒气、飞机狂轰乱炸。57师死守住四门不放,打死打伤日军数千人。战争结束后,仅北门外就收敛了988具日军尸体,但57师也伤亡惨重。到26日下午,余程万点兵统计,参战时的8315名只剩500多人,重武器被敌人击毁90%,弹药也消耗多半。

  日本天皇闻常德久攻不下,极为恼怒,下令限日军第三师团两天内攻战常德,否则全体枪杀。据说,该师团长山本三男向官兵训话时涕泗交流。后日军增至6万人,大炮400多门,对常德发起总攻。常德城一片火海,毒气烟雾弥漫,爆炸声天崩地裂。

  后日军以云梯进入东门,惨烈巷战遂告开展。当年的英国《伦敦新闻纪事报》驻华记者这样记述:“在这城墙的战斗,日渐惨烈,甚至好像在欧洲中世纪时代那样,以手格手,以颊撞颊作殊死的血战。”

  常德研究者叶荣开说:“日军大放毒气弹,战士就用尿把衣服打湿,捂住口鼻。双方都躲在街屋中,相互凿洞射击。”只见弹尽粮绝,城破人亡,援军久盼不来。美国记者爱泼斯坦当年的战地新闻报道说,“唯一的援军是利用阵亡将士的军服,穿在稻草人身上,夜晚树在堡垒上,天明时使日军望之有如活人一样。”12月2日,余程万决定带领身边仅存的8个人于凌晨突围出城,寻找援军。他留下169团团长柴意新留城牵制敌人,其团在于日军交战中,仅存的51人也全部阵亡。至此,坚守16昼夜的常德,沦于敌手。

  今年76岁的陈腊芝当时随父亲回到常德时,曾经的家已不见,她亲眼所见几千名阵亡将士如何安葬。“返回的居民和兵士一起挖了有篮球场那么大的地方,普通士兵埋一处,军官埋在一处。”她还记得,军官们的遗体都穿上灰色的军装,戴着军帽,放入棺材里,至少几百人,然后填埋。周围布满几千个花圈,大把大把的香分几处燃烧,仍挡不住尸体的腐臭味。

  后来国民党给阵亡将士建造了纪念碑。由四根钢筋水泥方柱组成,方柱之间的上方架着三块横匾,正中大匾是蒋介石所题的“天地正气”,左侧横匾是陈诚所题的“碧血丹心”,右侧横匾是白崇禧所题的“旗常炳耀”。至今树立在常德市内。

  “虎贲”余程万:将军百战身名裂

  今年4月,一个解密常德会战及国民党57师师长余程万不为人知内幕的帖子在网上广为流传。时代周报记者辗转找到发帖人旷子鹰,他说文章的口述者,“就是家父旷文清。”旷当年是余程万的贴身副官,16岁开始跟随左右,出生入死,寸步不离。

  几经曲折,时代周报记者采访到身在英国的旷文清。他跟随余程万从抗日战争走到国共战争,戎马倥偬十几年。后跟余程万一起隐居在香港,种菜养鸡为生,1996年随儿女迁居伦敦。“一直平静地生活在那里,几十年来也就回过大陆三次。”

  余程万是蒋介石钦点赴常德守城的国军57师师长,字石坚,广东台山人,生于1902年。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在军校期间,曾加入“孙文主义学会”,与邓悌、胡宗南为该会活跃分子,后参加第一次东征,表现英勇。参加北伐后晋级极快,任海军局政治部少将主任,是继李之龙后,最早进入少将官阶的黄埔生第二人。之后进入陆军大学九期学习,毕业后任南京警备司令部少将军官。

  1940年余程万升任57师师长。在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上高会战等多次会战中,他一次次地显示出自己的才华,得到将军们的赏识。特别是上高会战中,他指挥57师坚守下陂桥阵地,冒着炽烈的炮火与日军第34师团浴血奋战,为57师赢得了“虎贲”的荣誉称号。“虎贲”一词来源于《书经》中的《牧誓(上)》篇:“武王有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此后,“虎贲”称号成为历代英勇无敌的军队的最高荣誉。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