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在“远交近攻”的策略指导下,进一步阐明了具体的措施。他说韩国和魏国处于中原地区的枢纽位置,秦若想成得霸业,必先控制这一地区,然后使赵、楚归附,这样齐国必然会畏惧,一时不敢与秦争锋。在秦的国势强大到压倒各国的情势下,便可一个个消灭魏、韩等,最后灭齐,一统天下。
昭王很赞赏范雎的战略原则和具体布置。遂拜他为客卿,参与国家大政,主持兵事。二年后,即昭王三十九年(前268年)。昭王用范雎谋,派五大夫涫伐魏,攻克怀,两年后攻克刑丘。离间六国
在秦的凌厉攻势下,六国大为惊恐,企图谋求暂时的联合,共同对付秦国。有一次,各国的谋臣在赵国邯郸集聚,打算合众而攻秦。范雎深知一旦六国联手,对秦国大为不利;但他同时也明白各国战争已久,积怨太深,且各怀私心,所谓团结,不过是为求得自己的好处罢了。范雎于是派名士唐雎携带大量财物前往邯郸,贿赂各国谋臣,挑拨他们的关系,终于使“天下之土,大相斗矣。”
整治秦廷,穰侯罢相
范雎的一系列功绩、使他日益得到昭王的宠信,在秦国的政治地位也大大提高。范雎认为,是该向内政沉积已久的弊病开刀的时候了,于是向秦昭王进言说:“我听说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就是对内巩固自己的威信,对外重视自己的权力。穰侯派出的使者窃取大王的权威,对各国发号施令,在天下结盟立约,征伐敌国,没有谁不听从。有首诗说‘果实太多会压折桠枝,折断桠技会伤害树心;属国大了会危害宗主国,尊崇臣子会使君主卑微。现在我听说秦国太后和穰侯当权,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辅佐他们,终究会要取消秦王。我私下替大王害怕,百年之后,统治秦国的不是大王的子孙了。”果然昭王听了十分恐惧,说道:“好。”于是废黜了太后,将穰侯、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驱逐回他们的领地。任命范雎为国相,封以应城,号为应侯。从此,以秦昭王为首的中央政府的权力更加集中了。这是秦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范雎的“固本削枝”的策略从根本上促进了从封建割据走向大一统,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这是范雎对秦吞并六国统一中国大业的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