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尴尬的自己人:杨虎城至今未“平反”(5)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1-24 19:29:46

  第三个版本出自沈醉的《杨虎城被囚禁和被杀害的经过》一文,文中提到杨虎城是“在蒋介石亲自策划下被惨杀”。

  但是上述三个版本都没有给出明确的证据来源:杨翰只是根据蒋介石对杨虎城的关注度推断杀杨必是奉蒋之命;罗学蓬的着作号称引述“B类(敌特、叛徒类)档案”,但是恰恰在提到蒋下令杀杨时并没有交代这到底出自哪份档案;沈醉虽为国民党特务高层,但既未参与此事又未在场,显然也只是听说而已。其次,上述说法也存在明显的漏洞,比如像《红岩密档——B类(敌特、叛徒类)档案解密》中所载以及之后流传甚广的诸种蒋介石交代毛人凤的对话细节,如果没有当事人或在场人员的回忆,抑或官方记载作为依据,显然更像是为了需要杜撰出来的。此外,杨翰所说是蒋介石“决定了要在重庆把祖父杀掉”显然也有问题,据当时参与杀害杨虎的周养浩后来回忆说:毛人凤“在重庆召开了秘密会议,商讨怎样处决杨虎城的问题。在会上,有人主张在贵阳就地处决,但是徐远举却极力反对,他认为就地处决,难免会落出风声,还是把他们编回重庆后再行事。徐远举当时是西南特区的区长,所以也就听了他的话。”也就是说,是徐远举而非蒋介石决定了在重庆杀杨。

  正因为找不到可靠的证据证实蒋介石曾下令杀杨,所以台湾国民党党史馆馆长邵铭煌才会说:“到底谁下令或同意做这个处理?很多人都说是蒋介石,但这个也没有证据。杀害是事实,但这种政治上的事件,我们都知道,很多未必是最高当局下的令。”因此,想要国民党方面认账,显然必须找到蒋介石下令杀杨的直接证据才行,无论是在场人员的回忆,或是手令等皆可。这方面资料的缺乏显然也是为杨虎城“平反”的障碍之一。

资料图:西安事变剧照

  但国民党有责任就杨虎城的被拘押被杀害给出个合理的交代

  首先,杨虎城是被国民党特务杀害这一点是肯定的,台湾国民党党史馆馆长邵铭煌也承认:“被杀的问题,绝对在人权、法治上是不适当的。这个是不用去回避的。没有经过法庭审理,就私底下把他杀害,实际上是一个冤屈。国民党也应该正视这个问题,我认为这是不需要回避的。冤屈错了,就道歉。”可见,两岸对此事是没有异议的,因此杨翰向马英九提出的让国民党对杨虎城“遭到残杀并殃及子女的行为做出交代与道歉”的要求应该得到满足。

  而对于杨翰“贵党应以文字形式对杨的爱国思想做出评价;对被非法长期监禁杨做出交代与道歉”的要求,因为存在上述三个障碍,还牵涉两岸对“西安事变”的评价问题,显然要麻烦的多。特别是对国民党而言还牵涉“政治性层面的事情”,就更加复杂了。诚如原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鹏仁所说:“对西安事变的评价,这些年也没有什么变化。国民党会给杨虎城平反么?我个人认为,不大可能。我想国民党本身可能暂时不会谈这个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民党就应该对此事置之不理,对于邵铭煌所提出的两个难题,显然国民党更有责任去搞调查清楚,以早日给杨虎城的家人一个合理交代。

  参考资料:杨翰着《杨虎城大传》,团结出版社2007年7月版;杨奎松《西安事变新探》,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2月版;胡希仲口述,冀迁运整理《西安事变后,我劝杨虎城不要回国》;李晓俊《论西安事变后张、杨不同命运的原因》;王根僧《杨虎城将军被捕经过》;陕西省政协文史资料办公室调查组《杨虎城将军被囚十二年及遇难经过的调查》;范克明《西安遗恨——记西安事变后的杨虎城将军》;李敖《蒋介石怎样谋杀杨虎城——“西安事变”的另一主角》;亢心栽《记杨虎城将军欧美之行》;杨瀚《杨虎城:等待平反》,《看历史》2011年5月刊;罗学蓬着《红岩密档——B类(敌特、叛徒类)档案解密杨虎城被杀真相揭秘》,山西人民出版社;沈醉《杨虎城被囚禁和被杀害的经过》,等。

  结语

  历史真相是一切“平反”的基本前提。杨虎城“平反”问题,关涉两岸关系,尤须在历史真相层面把功夫做足。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