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民族的习俗和传统的形成,都有它特定的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其中注满了民族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谁也没有权力嘲笑和指责别的民族的习俗。
三娘子做了三代顺义王的妻子,始终维护马市贸易,维护汉蒙两个民族的友好往来,减轻了两族人民因战乱带来的灾难。所以,三娘子不仅深受蒙汉两族人民的敬重和爱戴,就连视少数民族为蛮夷、一向抱有很深民族成见的汉族士人、朝廷官员,也不得不承认三娘子的重大贡献,并为她写出赞美的诗篇。
下面就是明代大臣、有名的学者于慎行的《题忠顺夫人画像》:
天山猎罢雪漫漫,绣袜斜偎七宝鞍。
半醉屠苏双颊冷,桃花一片春寒。
三娘子嫁给黄台吉的万历十一年,即公元1583年,远离长城边关的白山黑水间,建州女真的青年将军努尔哈赤,已经以十三副遗甲起兵了。
建州女真,即满洲前身,是在山林大河的哺育中成长起来的,以渔猎为生。虽然生存手段与游牧民族有别,但经济形态、生活条件及社会发展进程却与蒙、藏民族大体相当,蒙藏民族所笃信的喇嘛教,对满族也有不小影响。所以,在关外时期,满族较少受到汉族文化的浸染,保持着自己民族的特点,婚姻习俗也与蒙族相似。就是入关后的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太后下嫁故事发生的前后数十年里,由早期习俗所容许的收继婚、异辈婚等,也屡见不鲜。
满蒙婚俗的相通,为两族通婚联姻提供了方便。而满蒙联姻,又成为爱新觉罗氏不断壮大自己以统一女真、统一全国的重要策略。所以,不论在关外时期还是入关以后,为了这个重大的政治目的,一个又一个蒙古格格穿过草原,远嫁满洲,走进爱新觉罗氏的汗王、帝王、亲王的后宫府邸,去做福晋、皇后、王妃。
不知道三娘子能不能看到这一桩桩政治联姻,因为不知道她逝世的准确时间。不过,三娘子的故事,想必会在蒙古部落间长久广泛地流传,想必会对三十年后一个诞生在蒙古科尔沁草原上的女孩子发生相当的,也许是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