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抗战出色伏击战:打死日军少将9人佐级军官99人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24 02:06:59

  此时的王近山正奉命率领16团赶赴延安扩编部队,以对付日寇可能突破黄河防线,对我陕甘宁边区发动的进攻,同时还要“应付”奉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的“最高统帅”“蒋委员长”的进攻。10月22日,王近山带领部队从长子县横水村出发,穿过同蒲路和汾河两道敌人的封锁线,到达了洪洞县古罗乡的韩略村西南地区。韩略村是临(汾)屯(留)公路上靠近县城的一个村庄,其周围敌人的据点密布,处于敌寇统治的核心腹地。然而就在敌人的“王道乐土”上,我们党却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组织了民兵武装,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部队一到,老百姓就热情为部队烧水做饭、站岗放哨、封锁消息,使周围据点里的敌人始终蒙在鼓里。

  接到陈赓司令员十万火急的电令后,王近山立即找当地党组织了解敌情。地方党的同志向王近山详细介绍了当前的敌情动态,并补充说,目前敌人的机动兵力都抽调到根据地腹地“扫荡”去了,这里没有大的兵力可以调动,正是打击敌人的绝好良机。

  王近山从汇报中又得知韩略村西南一带的地势十分险要,公路两侧是两丈多高的陡壁,易下不易上,是打伏击的理想地段。于是当即决定:就在韩略村附近打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吃掉鬼子的“观战团”。

  然而定下这个决心也是有很大风险的:韩略村离敌人县城很近,在敌人眼皮底下打敌人的宝贝疙瘩“观战团”,敌人必拼死前来救援,如果不能速战速决或走漏消息,则敌人迅速赶至韩略村后我军“不仅无便宜可捡,而且还要面临被敌合围极大的危险”。

  但王近山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刚毅性格决定了他只要有战机、有缴获能“发财”,即使困难再多,他也绝对不会轻易放过。王近山在韩略村打伏击战的决心,得到16团几位领导的一致赞成。

  经过持续了近一个半小时的激烈战斗,我军民仅以伤亡50多人的代价,取得此次伏击战的胜利。180多人的日军“军官观战团”,除两个“学生官”钻在公路下的狼窝洞里得以逃脱外,其余全部葬身于韩略村南的公路道沟之中。

  上午10时,我参战部队刚刚撤离战场,随之而来的5架敌机便飞临了战场上空,但所能看到的只是13辆被烧毁的汽车残骸和180多具奇形怪状的尸体,最后只得像发疯般地乱投了一阵炸弹之后怏怏离去。此次战斗,我军缴获手枪60余支,战刀100余把,步枪60余支,轻重机枪6挺,烧毁汽车13辆。

  战后,从缴获的日军文件和我谍报站的消息证实,这次伏击战,被我军打死的共有敌少将级军官9人;大中少佐级军官99人;“支那派遣军步兵学校”第5、6中队学员60多人;汽车司机15名。日寇哪里料到,当其临汾的“扫荡”指挥部正在电告东京“观战团”已抵达太岳战区观摩“赫赫战果”时,这个“观战团”还没有走到战地就全军覆灭了。

  韩略村伏击战对日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鬼子临汾“指挥部”闻讯惊得慌了手脚,急报其华北最高司令部。敌酋冈村宁次得知消息后顿时暴跳如雷,他的“铁滚扫荡”的好戏刚刚开场,前来“看戏”的“观众”却没了,这叫他如何收场?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