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看过热播电视剧《亮剑》的人,都会对剧中李云龙率领独立团全歼灭日军战地观战团的精彩战斗留下深刻印象。然而这个虽以虚构人物李云龙指挥的战斗故事,却有着真实的历史背景。
1943年10月,正当敌酋冈村宁次对我太岳抗日根据地发动“铁滚扫荡”之际,我129师386旅16团部队在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将军和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王近山将军的指挥下,一举歼灭了日军大本营部精心组织的所谓“皇军军官战地观战团”,在我军革命战争的历史舞台上演绎了一幕精彩夺目的战斗活剧。
敌酋新战术东京组团捧场
1943年10月,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大将纠集日军第69、62、37师团和伪“皇协军”第1、2师等部共3万余人,对我太岳根据地区发动了空前规模的残酷大“扫荡”,企图一举摧毁我抗日根据地,围歼我军有生力量。冈村宁次这个被日寇誉为三杰之一的刽子手,鉴于其以往发动的历次扫荡均被我抗日军民粉碎的经验教训,在这次扫荡中精心策划制订了一个穷凶极恶的新战术——“铁滚扫荡”。
他将全部兵力分三线摆开,第一线兵力以日军为主,配属部分汉奸特工队,采取分路合击战术,寻找我军主力决战;第二线兵力由日伪军混编而成,实行“抉剔清剿”,在我根据地烧毁村庄,抢掠物资运往敌占区;第三线兵力仍以日军为主,负责分散“清剿”,捕捉我突围小股部队和零散人员。
敌人将整个作战行动称之为“大滚”和“小滚”。“大滚”即先由北向南横扫,将我军挤压到黄河北岸予以全歼,尔后再由南向北滚扫回来,歼灭我可能突围的部队;“小滚”是担任“抉剔”、“清剿”的部队,每天前进20公里,再后退5公里进行反复清剿”。为防止我军突围转移,敌军还在我军可能突围的地区构建了多道严密的封锁线。
冈村宁次对自己的杰作自鸣得意,特将这一新战术命名为“铁滚式三层阵地新战法”,亲自担任了这次“铁滚扫荡”的总指挥,同时命令日军第69师团师团长清水中将为前线总指挥,并派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大城户三治中将亲抵临汾督战“指导”,叫嚣要通过此次“扫荡”,彻底摧毁我太岳抗日根据地,剿灭我军主力。
他还向东京大本营夸下海口说:“要迫使共产军在黄河岸边背水作战,不降即亡!”并声称他将在太行山区建立一个“山岳剿共实验区”。日军大本营原本对冈村宁次在中国战场的连连失利颇有微词,对冈村推出的这一新战术虽谈不上十分欣赏,但也乐见其成。为了给这位冈村大将给足面子,大本营还特地从中国各战场抽调了120余名中队(连)以上“优秀”军官,加上“支那派遣军步兵学校”的学员,组成了一个规模可观的“皇军军官观战团”前往太岳前线,实地观战见学“铁滚扫荡”的新战法,也算是给冈村建立“剿共实验区”“捧捧场子”。
早在9月中旬,我太岳根据地就通过秘密情报站获得了日寇即将发动大“扫荡”的准确情报。9月20日,太岳区党委和军区司令部发出紧急指示,号召全体军民立刻行动起来,坚壁清野,破坏交通,在敌必经之路埋设地雷,以英勇顽强的斗争彻底粉碎日寇的大“扫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