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以看出林彪是在积极备战,准备出国大干一番的。东北边防军也一直是向林彪请示报告的。例如1950年8月31日第13兵团首长邓华、洪学智、解方就向林彪报告说:朝鲜战局已日益走向相持局面,朝鲜人民军各个击破和歼灭敌人的机会已经过去。
种种迹象显示林彪并未表示不能担任赴朝重任,相反他是积极参于,精心谋划。可为什么后来他又退避三舍,让出帅印,把四野的亲信子弟兵交给别人了呢?
4.帅位空置
7月13日,中央作出了《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决定成立东北边防军,任命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为副司令员、肖华为副政治委员、李聚奎为后勤司令员。任命邓华为第13兵团司令员、赖传珠为政治委员、解方为参谋长、杜平为政治部主任。
粟裕是湖南会同人,颇有军事才干,很受毛泽东赏识,任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南京市市长,但一直在青岛病休。他托公安部部长罗瑞卿给毛泽东带来了一封信,谈到病情很重。
毛泽东回信:罗瑞卿同志带来的信收到了,病情仍重,甚为系念。目前新任务不甚迫切,你可以安心休养,直至病愈。
粟裕因病不能到职,肖劲光任刚组建的海军司令员,工作上离不开,肖华任总政治部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也无法分身。
7月23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军委决定东北边防军归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指挥。军委任命的方面大员不到十天就解职,发生如此大的变动,实属罕见,其中不会没有奥妙。
粟裕不行,高岗呢?此公搞政治有一手,且手法高超,后来几乎搞翻刘少奇。但其从未单独指挥过任何大规模的军事战役,更别说一个区域的全面战争。把他放到这个位置上,地球人都知道是过渡性质。
尽管林彪已经为战争作好了准备,各方人员也都认为挂帅人选非林莫属,然而毛就是不肯任命林彪担任主帅。如果说林彪身体不好,此时就应确定其它合适大将,搞出个高岗,岂不滑稽?谜底直到10月4日方才揭晓。毛的心底是将此帅位(套辕?)留给彭大将军的!
5.一箭双虎
中国历代开国皇帝登基后的最大心腹之患就是那些手执兵符,雄踞一方的开国功臣。并非是那些重臣生来就有谋反之心,环境使其然也。
宋太祖就深明此理。建隆二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承着酒兴,赵匡胤这厮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说: “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宋太祖说:“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这就是“杯酒释兵权”的千古绝剧。
老毛学贯古今,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而手下的猛将当中最炸刺的就是彭、林这两员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