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多名烈士不是倒在敌人枪口下死亡
1979年对越解放军阵亡将士六千多人中,有五百多人并没有死在敌人的炮火下,而是死在了当时解放军自己的劣质武器手中。文化大革命时期,部队受到冲击,兵工厂生产质量下降,武器低劣,结果在战场上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对越自卫反击战时的尖刀连,我军士兵的手榴弹扔过去不爆炸,冲锋枪开两下就卡壳,甚至炮弹在炮膛里就爆炸的事情非常多,许多战士都因此牺牲了。在受伤战士中,因自身武器质量问题而负伤的战士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
3、中越为什么不进攻河内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动用20万人的兵力,在772英里长的战线上对发动了进攻。在两个星期的战斗中,中国军队以伤亡惨重向越南一方推进约40公里。2月20日,西线大军攻克老街,经朗多、封上,3月4日攻克沙巴。东线大军同日攻克谅山,越北各重镇为解放军控制。而谅山以南皆为平原地带,适合中国装甲部队作战,越军再也无险可守。但是,我军刚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中走出来,单兵素质差,指挥员合成指挥能力低下,武器装备落后,综合作战能力不强。我军的坦克质量很差,很容易就被越军摧毁,发射的炮弹不会爆炸,有的炮兵部队在战争头一天所发的炮弹的数量比过去20年所发的都要多。而越美战争刚刚结束,作战经验丰富,他们使用的是握着缴获美军的装备、苏联援助的大量军火和过去中国支援的军火,越军士兵普遍装备AK冲锋枪,而中国士兵还在使用56式半自动步枪,战士就连钢盔都没有装备,我军一个四O火箭筒阵地遭越军炮击,弹片就从班长李建国右侧耳朵上缘将半个头顶削去,脑浆崩了一地,当场牺牲。越军炮兵尤其了得,打得奇准不说,炮的单口径就比中国军队使用得大,且射程远,威力大。
1979年,我军就吃了越军远程炮火的大亏。我军的通讯指挥系统极其落后,仍停留在五六十年代水平。东线军区前指许世友司令下令:“歼灭之!”的命令,传到下面却变成“原地组织防御”,致使歼灭目标越852团经过扣屯以南公路溜出重围,导致穿插迂回高平敌西侧后的战术企图归于失败,就是一个大笑话。空军方面,苏联援助的米格21和米格23歼击机已是越军制式装备,而同时期中国还在使用歼6,即米格19。因此,在攻打谅山、老街等其它边境城市的时候付出的代价很大。所以,在打下谅山之后进一步行动,对解放军是很不利的。从中国军队暴露的问题来看,1979年时的国军队作战的方法,还跟50年代差不多。中方没有出动空军,因为那时候的战斗机,特别是歼击机没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白天可以作战,其它时候作战能力不强。现代化的战争是不可能这样的,所以空军不可能在有什么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