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官兵中涌现出一批战斗英雄,他们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其中不乏使用爆破筒的壮士。他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英雄与敌寇同归于尽;另一类是英雄幸运地战胜了危险,安全生还。
壮士一:“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陶少文。他是云南边防部队某部一名副班长。云南马关县人,苗族,牺牲时23岁。
攻打木桑的战斗打响后,陶少文所在的9连向木桑东南的23号高地冲去,高地上的表面阵地大部分很快被摧毁和占领,残敌逃进了最后一个地堡[注]顽抗。这是一个长10m的盖沟式综合火力点,开有数个射击孔,里面的越军用轻重机枪、自动步枪向外面疯狂扫射,进攻高地的后续部队被地堡正面的残敌火力拦挡着,我迂回高地后侧的部队也遭到了地堡背面残敌的火力阻击,一时情况十分危急。为了摧毁这个地堡,我方首先动用了火箭筒,但是在火箭筒射手连续向地堡发射了4发火箭弹后,地堡的火力依然如故;紧接着我方又动用了喷火器,喷火器射手迂回到地堡后面对准入口喷出了一瓶凝固汽油,但是地堡里的机枪仍在喷火(盖沟式地堡入口处可能设有影壁式的阻挡墙,故喷火器不能完全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