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杰弗里.豪一行到了北京,住在钓鱼台。
头一天中午,我约请柯利达、高德年等人共进午餐。吃午饭的时候,我打出底牌,但比在北戴河商定的“要价”高一点。我说,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时刻,这个问题需要早一点解决。我们考虑再三,提出一个方案来。联合小组必须进驻香港,除了明确规定任务之外,进驻的时间可以晚点,1985年、1986年、1987年三年在外边,到第四年,即1988年1月1日进驻香港。同时为了照顾你们,1997年之后再过两年半,到2000年联合小组结束。我说这是最后的方案。如果你们还不接受,我们就撤回方案,撤回方案的后果你们负责。柯利达一听到这个情况,马上意识到中国要摊牌,不能不严肃地考虑。
第二天,姬鹏飞请吃饭,第一道菜刚喝了个汤,那边来电话把柯利达叫回去。原来,撒切尔夫人同意跟我们达成妥协,只是还要他们争取更好的结果,就是要再晚些年才让联合小组进驻香港。我们说要1988年进去,英方提出要1993年才进去,在吃饭的时候我们就拒绝了。英方又提出联合小组要再晚几年结束工作,想拖到2002年,我们也拒绝了。杰弗里.豪没办法,他见国务院领导的时候说,1988年1月1日让联合小组进驻香港,时间太早了,再松一松,就7月1日吧。我们同意了他的建议,这样双方达成了协议,确定联合小组自1988年7月1日进驻香港,而不是1993年才进驻。
我们一达成协议,马上报告小平同志。小平同志就坐专列回来见杰弗里.豪。小平同志会见时说协议正式签署之后,政府欢迎女王来访,并讲了他在北戴河对吴学谦和我讲过的“五不要”,杰弗里.豪保证中方担心的事不会发生,但小平同志还是有点不放心,他说:“还可能出现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还可能出现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问题。”后来事态的发展,证实了小平同志的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