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邓小平一怒安天下: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坚决要驻军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12 13:26:35

  我们根据小平同志的意思拟了个草案,开始的名字叫“中英联合委员会”。英方一看,大吃一惊,用柯利达回忆录的话,就如“晴天霹雳”一样,没想到还有这么一手。英方无论如何不同意,他们说,你们搞个“联合委员会”进驻香港,那不就等于1997年之前香港就由中英共管了吗?我们对英方反复解释,不是什么“共管”,委员会只不过是为了贯彻中英《联合声明》和处理跨越1997年的重大事务。好说歹说英方就是不同意。他们特别怕的是,中英联合机构进驻香港以后变成第二权力中心,港督就成了“跛脚鸭”,走不动路了。香港老百姓有什么官司、有什么问题就不找港府,而找联合委员会去告状了。

  这个问题一直僵持到1984年7月,柯利达这时候也有点着急了,因为到9月就满两年了。怎么办呢?他建议外交大臣杰弗里.豪再到访问。

  当时小平同志说,中英联合机构进驻是必需的,名称可以改变,进驻时间早晚可以松动。大家可以互谅互让,但必须进驻,晚两年进驻也无所谓。你们争取按此方案谈出个结果来。

  小平同志还表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原定1993年公布,太晚了,应该早一点,改成1990年。然后他又讲过渡时期要注意五个“不要”:一、不要动摇港币的地位。二、不要滥用卖地的收入。根据小平同志的这条指示,我们后来在谈判中提出两点:一是考虑到香港经济发展的需要,给港英政府一定的权力批租超出1997年租期的土地,但是每年不许超过50英亩,如果超过必须双方达成协议才行。二是土地批租收入必须对半分,一部分归港府的财政,一部分归土地基金委员会,由中方派人管理,放在银行里存起来保值增值。经过艰苦的斗争,中英双方就此终于达成协议。三、不要增加将来特区政府的财政负担,搞一些大而不当的基建项目。这样才有后来机场问题的斗争,这个机场就是现在的大屿山机场。四、不要带头转移资金。五、不要自搞一套治港班子强加给特区政府。前面4条是经济方面的,最后一条很重要,是政治方面的。事后证明,小平同志对香港的事情很清楚,而且看得准、看得深、看得远。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