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溪的大火烧了半天,整个县城夷为地。
惨遭伏击
129师参加一九七九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后勤人员和车辆被敌人伏击、牺牲惨重的事不少。其他部队如何,可能也有一些。很巧,我又遭遇到一次被敌人伏击的事件。说起这件事,就又要说起我们的任务变更的来龙去脉了。
我们排打三叉口(班崖隘口)立了功。当时打三叉口小蔡他们的连队攻击失利,牺牲比较大,之所以让我们上,是因为我们排党团员比较多,战斗力较强;比如我们班,就有六个党团员。属于一把钢刀吧,关键时候用的。三叉口让我们攻下,凭良心说这任务完成的有点运气,敌人被打了一阵,火力点暴露无遗,地雷也踏光了,我们冲上去,没费什么很大功夫,算拣了个便宜,但也没有打死多少敌人。所以,提到三叉口,我们从良心上考虑,只说我们打下了三叉口,却不好说三叉口是我们打下的,这是我们和小蔡他们那些连队共同打下的。这个关隘,对我们129师和386团来说,都不是很有面子的地方,也用不着去争什么功。不过,再怎么说,打下三叉口我们出了力。因为这个原因,后来便没有再派我们执行一线的艰巨任务,这些任务都分配给了其它连队,他们也要获得实战锻炼。实践出真知,这话一点不假,实战出老兵,实战也出真知,那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真知,最沉重了。于是,自三叉口战斗以后,我们都一直充当配角,执行的是一些后勤保障任务。
在战场上,运气很重要,但随着战事的复杂和扩大,运气不会一直都很好。我们后来的任务就是守山头了。这段坚守期间,部队的给养发生了一些困难,吃的东西保障不够。因为战线拉得比较长了,各个部队也比较分散,我们的人肩马拉的后勤保障系统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因此,很多部队等不及粮食补充,只好自行解决。这么一来,事故就接连发生了。
一个排长带了几个人下山去人的村庄里找粮食,结果一去不回,后面的人见去了半天没音信,便派人寻找,结果在村里发现他们全被杀死,身上的衣服也被剥光。可奇怪的是,自始至终,我们都没有听到一声枪响或一声喊叫,看来他们是遭到了那些功夫不错的越军特工队的暗算袭击了。这些越军特工用的也许是微声或无声武器,不然,我们这么多人,混战起来的话,怎么可能一枪不发呢?到今天我也想不透,他们为什么连开枪报警的时间和机会都没有?所以,我们的对手,应该是那些越军的老兵油子,也是有二下子的,不是吃干饭的。
自我从福建坐车补充到43军,火车进入广西境内后,我们就发现,这里的山变了,与我们南方其它地方的山有很大不同,我们是闽西山区长大的,对山并不陌生,也不害怕,但我们那里的山是丘陵,山包坡度都比较缓。那象这里的山,一个一个馒头一样,直上直下的。进入广西后,从车窗里看到这些山,心里就想,这回打看来不会轻松,他XX的,这山怎么这么陡,明显的易守难攻,一座山,只要先爬上几个人,弹药粮食充足的话,居高临下,真可以万夫莫敌,下面攻击方要往上攻肯定要吃大亏呀;没想到越南的山比广西的山还要恶劣,藏起几个人来打伏击,那是天然的好地形。这种地形地貌,好打,也好跑,被袭击的人很难发现袭击者。也很难抓住他们。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很悲痛,又很无奈。我们山头附近就有村庄,有没有人住不清楚,但他们没来打我们,我们也没有去打他们。饿肚子时,也不是没有人提议到村里看看有没有吃的东西。但有了这件事后,我们都不敢随便离开阵地了。因为越南那地方,已经是热带和亚热带,到处是茂密的植物,几乎没有光秃的地方,大象都藏得住,人就更不用说了。非常适于搞游击战和特工作战;大部队他们不敢与们碰,但小分队行动,最后谁干掉谁?关键是要看谁先发现了谁!也有流散较集中的越军被我们的搜剿部队打得丢盔弃甲、落花流水全部歼灭的,因为他们中了我们的埋伏。那时我们常在路口、水源、可食作物等地方设伏,他们也饿肚子呀。打了几次伏击,越军都不敢出来了,想必那些越军伤兵因为饥饿和缺乏医药,也就只能死在洞里和山上没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