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中越自卫反击战遭越军伏击:烈士遗体都被敌补枪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12 13:26:24

  我和我班的战友刚冲到一个陡坡下,就听到前面战友大叫卧倒。原来是敌人的一个暗堡正用机枪向我们扫射。前面的战友都卧倒了,我们跟在后面,便立即就地寻找掩蔽物。我看见一个大石头,便带着几个人想躲在石头后面,可过去一看,那里已有有好几个战友藏在后面了。我们无法挤进去了,这时情况很危急,子弹冲着我们疯狂地追扫着,前进不能,后退也不行,旁边的大石头又有人先占了,只有二米外有一个水坑,我一恨心,心想,站起死,跳也死,不如跳下水坑,可谁知道水坑里有没有小蔡说的地雷。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我先跳了下去,跳下去后没有爆炸,心才放了下来,几个战友见我没事,也一齐跳了进来。

  接着,趴在前面地上的火箭筒手便先向越军的暗堡发射四0火箭弹,只见火箭筒屁股喷出一团火光,接着才听到轰的一声巨响,随着火箭弹击中目标发出的巨响,我也大叫起来“哎呀”,原来是火箭筒离我太近,那尾喷口喷出的火焰喷到我脸上,我的脸立即象被千万把小刀割破一样,双眼一片漆黑,立即看不见了。心想,糟了,这回眼肯定被打瞎了;我这一声惨叫,可把大家吓坏了,战友都以为我中弹了,都转过头来看我。问,怎么了,怎么了,副班长,你受伤了?我双手把脸一抹,脸上黑黑的抹了一手黑烟,却没有血,眼睛先是金星乱舞,接着眼泪真流,无法睁开……没多久渐渐的能睁开了,这时我心里好受了些,就势用水坑里的水洗干净了脸,发现没多大问题,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这个暗堡被火箭筒手准确地击中,机枪立即哑了。这个火力点一完蛋,其他战友在排长带领下抓住时机大喊着冲上山。我也带着班里的战友跳出水坑,向山上冲去。

  冲上山头,发现敌人基本跑光了。战壕里除了几支五六式冲锋枪和几枚手雷外,没有任何人。

  那个暗堡被四0火箭弹掀翻了盖,有几个敌人的尸体,除此之外,山头上没有再发现其他敌人。我们看见敌人丢掉的冲锋枪都还很好,也没破坏,心里不解,人都能跑光,为何几支枪带不走呢。后来,我们才知道,越军有非常充足的武器保障,山洞里到处藏有枪支弹药,走一个地方拿一把,就能就地拿起藏好的武器战斗。他们也许是为了转移更快或是减轻负担,只要命不要武器。这与我们不同,我们视枪为战士第二生命,不到万不得已,是决不会弃枪而跑的。从这一点也可看出,当时的越军单兵装备,恐怕要强过我军。就如步枪而言。我和班长配备的是五六式冲锋枪,战士都是半自动。但我们在攻下的三叉口山头上找到的几支枪是五六式造冲锋枪和苏联造的AK47。人家都可以随便丢掉的武器,我们还没有全部装备呢。

  后来,在实战中,尤其是在丛林战中,我们发现,半自动虽然精度很好,但在丛林作战中,冲锋枪更实用。因为一旦发现对方,他往往是藏在草从或树林间,一晃就消失,没有多少机会和时间给你精确瞄准,对这些目标要靠一定范围的点射才有效,步枪射速不快的话,很难打中敌人。半自动在这时其精度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虽然它也有点自动功能。后来,我们的战士都尽量配用缴获的敌人的冲锋枪。

  这个三叉口的要点,是我们与越军的第一次交手,打得不算漂亮。对敌人的了解也很少,对他们的战法的适应,也不理想,牺牲过大了些;可见多年没有实战锻炼的我军在开战的初期,是有很多部队比较不适应越军的战法的,这在战后才发现,不但是我们部队如此,实际上我们在三叉口遇到的麻烦和迟滞,是在一九七九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头几天的战事中,相当典型的。越军在地雷应用的娴熟和老道上远远超过我们一般部队,他们的布雷技术及布雷后的实战效果令大家记忆深刻。地雷,从和越军的第一天交火中就在战士心里留下阴影,这个阴影伴随了整个自卫还击战。这个三叉口高地上看来敌人最多只有一个排,却把我一个整团挡了近一天。很大程度是因他们的地雷让我们放慢了脚步。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