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汤光恢还积极参与党团组织开展的革命活动。演文明戏,宣传反帝反封建。演员大多为党团员,周兴、黄欧东都是主要演员。汤光恢忙着卖戏票、搞道具。当时的永丰,老百姓只有在过年时才有机会看戏,平时基本上没有文化生活。听到县城有戏看,群众便扶老携幼,有的甚至从几十里的乡下跑来观看,把戏场(上西坊张王庙内)挤得满满的,十分热闹。许多年轻人看了戏后,受到教育,积极参加农民协会和工会,成为反帝反封建的积极分子。办夜校,宣传革命思想。利用寒暑假,在农村通过农民协会开办农民夜校,在县城通过工会开办平民夜校。办夜校公开的口号是消灭文盲,实际上是宣传革命形势,讲三大政策,讲封建剥削根源,启发群众阶级觉悟,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群众觉悟的不断提高,使国民党右派十分惊恐,他们不仅策划了1927年的“三七”事变,破坏进步团体,逮捕主要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袁佐龙、钟兆祥、薛佐唐、聂作汉等人,迫使他们逃亡在外,而且散布流言蜚语,污蔑攻击共产党是“共产共妻”、共产主义是“财产均分”,在群众中制造思想混乱。为了揭露国民党右派的阴谋,帮助群众正确了解共产党,正确理解共产主义,被人称为“小秀才”的汤光恢,自然担负起了这一光荣任务。
在当时,有关共产党和共产主义方面的材料大都是从苏联翻译过来的,文字不通俗,许多人看不懂。为解决宣传材料缺乏而且难懂的问题,汤光恢和曾绍参、温厚福等革命知识青年商议,自己动手,分工编写一本通俗的宣传小册子,取名为《共产主义和共产党》。小册子编好后,又发动大家集资送到吉安石印,于1927年五一节前出版发行。
小册子共7300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来说明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共产党,以消除人们的误会。这本小册子由汤光恢的本家人埋藏于地下,1986年从地下挖出,封面上还盖有汤光恢当年的印章,现珍藏在江西省革命历史博物馆。
以身作则的连指导员
大革命失败后,汤光恢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党的秘密工作,曾担任城区苏维埃交通部长,并在1930年转入共产党。1930年秋,红一方面军为“诱敌深入”,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大踏步地向中央苏区撤退,在红军经过永丰向宁都黄陂隐蔽集结时,经县委批准,汤光恢投笔从戎,参加红军,分在红一师政委罗瑞卿办公厅(当时未设政治部)任宣传员。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戎马生涯,通俗宣传的才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汤光恢出身贫苦,小学毕业一直从事教书,要迅速适应部队生活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经过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战争的严峻考验,他终于闯了过来,培养出了不怕苦、不怕死、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1932年5月,汤光恢调任红二师第五团警卫连指导员,连长是后来成为解放军名将的梁兴初。
这时,经过三次反“围剿”战争和扩红运动,红军在不断发展壮大,但同时也普遍出现了减员现象。一是战斗减员,打仗不可避免地会有伤亡。二是非战斗减员,有的人思想上不坚定、对前途缺乏信心而离队,有的人经受不了艰苦战斗生活的考验,有的人在军事训练事故中伤亡,有的人因部队生活艰苦而生病或死亡。因此,减少部队非战斗减员,就成为巩固部队,保持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