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10万国军血战南京:外线阵地为何都是一触即溃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12 01:54:22

  1937年12月12日晚上大约8点的样子,我靠着这个粪桶游到了八卦洲。

  后记

  轰轰烈烈的南京保卫战就这样结束了,我逃到八卦洲后,得到一位老乡的帮助上船逃到了江北,先是进了收容所,后来才联系上了医院。

  我们的医院经过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也残破不堪了,随后一些躲在南京安全区的医院同仁陆续归队,他们带来了医院的最终消息,我们同期参军的五位复旦同学,到战役结束时只剩下了我一个人。

  老宋在江边自杀,小马在渡江时遇溺,还有两位同学一位姓王,一位姓赵。姓王的同学我已经记不清他的名字了,只记得他是四川人,比较内向平时不爱说话,但非常好心,当时每个月的军饷他都捐献了大部分,余下的几块钱也在路上资助了衣食无着的逃难百姓。姓赵的同学我也记不清他的名字了,只记得他是河北人,圆圆脸,爱开玩笑,很有幽默感,听医院的同仁说,他们二人都牺牲得非常惨烈!

  他们二人一直跟随着总部医院,在12月12日下达撤退命令后,和医院的同仁带着接近3000名伤兵向北撤退,但因为撤退极为混乱无序,汽车没有到位,一路上都是轻伤员扶着重伤员徒步撤退的,负责护送医院撤退的部队因为受到指挥官化装潜逃的影响干脆一哄而散。当时医院的同仁就没有了办法,多达3000余人的轻重伤员仅靠百名左右的医生护士是肯定没有办法带走的。而受到部队的影响,也有一些医生护士脱掉军装跑去安全区寻求庇护。当时医院的同仁就开了个会,所有留守的同仁都决定带着伤员向日军投降。

  投降,这个词对所有的军人来说都是非常可耻的词汇,但我明白他们的苦心,他们也可以保持气节学那些脱掉军服的同仁一样,在安全区寻一条生路,但他们选择了更艰难、更不可测、更加耻辱的方式,只是为了给近3000的伤病员寻一条活路。但他们遇到了一群丧尽天良的鬼子,所有的轻重伤员和留守的医生护士都无一例外地遭到了日军的屠杀,仅有寥寥几人幸免。我那两个同学一位是趴在伤员身上想保护伤员而被鬼子的刺刀扎死的,另一位说着英语想要阻止日军而被当胸开枪射杀……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又大哭一场……

  现在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但依然依稀记得曾经的那些战友,每当天气阴沉的时候,我都会回想起几十年前在长江边的那一天,心情很是沉重。每年8月15日的时候,我都要为逝去的亲人、战友祭奠一番,回想我们曾经的点滴,亲口告诉他们抗战胜利的消息……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