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恩来与西路军的营救
西路军失败前后,中共中央曾通过各种途径,对西路军进行过最大限度的营救。对此,我曾在论文《中共中央对西路军的营救述论》中作过较为详细的考察和论证。结果表明,中共中央“营救西路军余部及被俘和失散将士,共六千余人”〔20〕。这当然首先归功于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英明;同时,也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及援西军、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策划组织营救密不可分。中共中央领导人中,营救最力、功绩最大者当首属周恩来。其功绩主要表现在如下十个方面:
(一)通过与国民党谈判保护和营救西路军。
西安事变后,周恩来与国民党当局谈判,多次提出西路军问题,要求“在河西走廊令马步芳、马步青部停止对红军西路军的进攻”;红军拟改编为四个军,徐向前是军长之一〔21〕。周恩来之所以明确强调徐向前为红军改编后的军长之一,就是要将西路军作为改编后的一部。这样做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解救西路军于危境,以保存革命有生力量。对此,国民党当局坚决不同意。于是,善于灵活处置又不失原则的周恩来,又于2月24日提出改编的最低方案:红军改编后,人数可让步为六七万,编制可改为四个师,徐向前为师长之一〔22〕。这实际上是一个换汤不换药的方案。因为红军的人数的基本实力无改变,而且仍然把徐向前和西路军包括在内。
整个2月份,周恩来同国民党方面的多次谈判中,都根据中央指示,把停止进攻西路军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3月4日,周恩来同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达成协议,将包括西路军在内的红军改编为抗日武装;同时,请张冲、顾祝同从速解决停止马步芳、马步青进攻西路军问题〔23〕。3月8日,周恩来在代表国共谈判双方起草一月来谈判总结,送蒋介石最后决定时,执意将“在河西走廊令马步芳、马步青部停止对红军西路军的进攻”问题写了进去〔24〕。
由于周恩来多次在谈判中向国民党上层人施加压力,1937年3月中旬以后,敌马步芳、马步青部对西路军的进攻,再无大的行动。这对保存西路军余部无疑是有利的。
(二)支持组织援西军。
当国民党谈判代表顾祝同等不能有效地阻止马步芳、马步青部对西路军的进攻时,周恩来在2月27日给中共中央书记处的电报中明确提出:“红军只有自己增援”西路军〔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