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巴西等“比较有钱”的中等国家纷纷拜倒在“鹰狮”的石榴裙下。
然而“鹰狮”之风却难以持久,原因也很简单,这种“高端轻型机”的市场还是很有限的。要知道“鹰狮”的价格近3000万美元,但其许多关键性能一样无法和4500万美元的F-16 BLOCK 52相比,尤其是续航力、载弹量、超视距空战性能等方面。这就导致那些真正“有钱”的用户对它依然是不屑一顾。
另一方面,随着美俄大量出售经过一定改装的二手战斗机,如二手F-16、米格-29等,这些二手机的价格比“鹰狮”要低,而购买苏-27SK、苏30MK和F-15等机型对小国来说贵而鸡肋。对于很多务实的国家,选择什么太清楚了。
L-15连赞比亚也能买得起,“国产智能机”即将纵横轻型战斗机市场
结果,“枭龙”横空出世,1500-2000万美元的售价,基本性能不亚于“鹰狮”,如果选择高端配置的话,还有着类似F-35的“宝石台”电子系统构型。这样的装备对于囊中羞涩又需要一定数量先进战斗机的国家简直如天降甘霖。
对于连“枭龙”都买不起,又想要先进战斗机的国家,L-15则是另一个好选择。
再往下,则是贵航的FTC-2000“山鹰”的市场。
KF-X上一堆外挂武器,说明对地攻击还是韩国空军的主要目标
可以说中国轻型战斗机已经形成了一个“矩阵”,完整覆盖了轻型战斗机市场,未来的发展绝对是不可限量。
相比之下,韩国近年来也想要开发轻型战斗机,但和中国不同,他们首先要满足的是本国的需求,其次是作为美国洛克希德的“副厂”,填补该公司产品线的空档。韩国宇航的第一个产品是在T-50“金鹰”教练机基础上开发的FA-50战斗教练机。该机是否能够被美国空军选中,成为新一代超音速教练机,对于它能否打开国际市场有很大意义。不过,T-50飞机无法适应高强度战场,而且技术上也相对要落后一些——与它处于同一市场的L-15不仅价格比它便宜很多,而且其LIFT型还将安装相控阵火控雷达,在技术上领先了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