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关于俄罗斯计划建设的这个月球基地,俄罗斯媒体早有报道。俄罗斯《消息报》去年8月称,根据俄航天署计划,俄载人登月第一阶段工作包括建造由四个舱组成的地面开发综合性实验舱(生活、实验室、能源和现代化中心),以及通过综合测试的建筑和技术解决方案。根据俄科学院制定的探月计划草案,俄准备在2030年首次实现载人登月,并建设一个永久性的月球基地。
中俄有技术互补性吗?
中国探月工程
据介绍,载人登月并建设月球基地需要至少解决四大子系统。第一个子系统是地月通信系统,用于语音、数据传输和测控。通过几次探月任务的实施,中国现有的测控网已经基本能够胜任这一任务。俄罗斯同样具备这种能力。第二项技术为载人月球轨道飞行器、登陆器的设计,中俄都实现过不载人的探月器登月和载人航天器的空间交会等技术,将相关技术融合,设计出一种载人登月系统技术上并无不可攻克的问题。第三项子系统为大型运载器系统,也就是需要一枚推力足够大的运载火箭,将登陆器、返回器和月球基地建设所需要的设备、材料运送到月球轨道。这种火箭要有多大?以美国几十年前用于载人登月的“土星-5”运载火箭为例,该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18吨。而中国在研的、尚未首飞的长征-5号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5吨。中国如果研制“土星-5”级别的运载火箭,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攻关。俄罗斯目前也没有现成或者在研的火箭可以达到“土星-5”的运载能力。但俄罗斯拥有研制重型火箭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储备,苏联曾成功研制出用于运载“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近地运载能力超过100吨的“能源”重型运载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