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远洋海军强力后卫”056型新型护卫舰
作为另一个被外媒关注的新型舰船,已经列入驻港部队换装计划的056型新型护卫舰的出现,被认为是中国海军作战群的舰载防空体系基本形成,水面舰艇以往异常薄弱的防空能力得到了全面加强。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称,解放军第二艘056型轻型护卫舰于今年6月2日至3日在广州黄埔造船厂下水,被命名为“惠州”号,舷号596。而仅仅两周前,首艘056于5月23日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下水。这两艘似乎都是在20个月内建成的。至少仍有4艘同型号正在建造,两艘在黄埔造船厂,一艘在沪东中华造船厂,另一艘在武昌造船厂。
文章还根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2012年亚洲防务展上发布的信息称,056型轻型护卫舰的出口版本长89米,满载排水量1300吨,最高航速25节,以18节的速度可在2000英里范围内活动,舰上人员60人。
报道指出,舰上武器装备包括一套8联装的新型FL3000舰空导弹发射装置、一门76毫米主炮、两门内置光电感应器的30毫米遥控舰炮,桅杆后将安装两台舰对地导弹发射器。
另有消息称,舰上还将安装鱼雷发射管,在主炮前还有两种RDC反潜火箭发射装置。而056型护卫舰由于具备强悍的近程防空反导能力,巡航时能够具备有效的防空自卫能力,在脱离航空兵防护执行巡逻护航任务时,可以具有更高的效率,也将主战舰只从琐碎的日常海上勤务中解脱出来,从而保证了海军远洋主力舰队的战斗力,不愧“远洋海军强力后卫”的称号。
10、“天网”北斗导航系统
10月25日晚,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顺利升空。这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区域导航系统建设全面完成,“天网”将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此刻距离2000年第1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已经12年。
10余年来,中国在卫星导航领域通过不断创新与拼搏不断赶超世界最先进水平。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明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到2020年,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时,30余颗卫星提供的服务将实现全球覆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按照实验系统建设、区域系统建设、全球系统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将一步步走向世界。
严格说来,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武器装备,但外媒却更多的将关注的目光放在北斗系统的军事用途上。
资料图: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示意图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称,“纯粹从能力方面来看,有了基于太空的侦察系统的支持,中国显然正在取得更大的能力,不仅能够防御入侵的航母,而且能够投放军力。”该系统还可以与其他卫星、以及相关技术联合使用,帮助追踪美国舰船、定位自己的以及其他船只,并引导反舰弹道导弹对目标进行打击。
英国《简氏防务》也撰文称,“北斗”系统将于2020年形成一个35颗卫星组成的,将可能“被用于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以及精确制导的滑翔炸弹提供制导”。
但中国国防部早就表示过,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北斗系统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与互操作,共同推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