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希腊政府已经为其海军出售四艘俄制“欧洲野牛”(下文简称“野牛”)向中国“开绿灯”,将在去年年底交付我军。我军已经拥有2艘原装型和2艘国产型,这四艘二手“野牛”的入役将使我军“牛群”规模瞬间翻倍。
本次购买的四艘希腊海军“野牛”,分别于2001年-2005年交付希腊海军。首舰为俄罗斯海军二手舰整修升级后交付,二号舰在乌克兰建造,三号舰和四号舰均为俄罗斯新造。即将于年底交付我国的是其四号舰。由于这些装备是苏俄武器,不在欧盟限制其成员国对华武器禁售范围之内。
当初希腊买“野牛”这种气垫登陆舰,是为了跟土耳其在争议岛屿问题上“亮剑”,但由于近年来希腊经济衰退,海军根本亮不起这把使用成本很高的“剑”,四艘“野牛”在服役后很少出海,长期停放在岸上基地享受着爱琴海和煦的阳光。这对于生而为战争的武器而言也是一种悲哀。希腊政府已经为其海军出售四艘俄制“欧洲野牛”向中国“开绿灯”
还好天底下还是有这么个从建军那天开始就从没停止过琢磨跨海峡大规模登陆作战的人民海军的。我军长期重视气垫船在登陆战中的作用,很早就展开了相关研制,但受限于技术实力,尤其是发动机方面(气垫船动力与航空发动机同源),早期型号都是只能搭载步兵的中小型气垫船。
配套071型船坞登陆舰使用的中型气垫登陆艇726型3320艇于2009年出现,经过长期测试磨合之后,直到2013年2号艇3321艇才出现,距离大批投产还有一定时间。这个过程说明我国在气垫船技术上还需要提高,所以,引进“野牛”无论从装备角度还是从技术角度上看都是很有必要的。
“野牛”气垫船
也正是在2009年,我国和乌克兰签订了引进4艘“野牛”的合同,每艘的价格在8000万美元左右,相当于一架苏-35战斗机。前两艘在乌克兰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大海”造船厂建造,目前均已交付部队,尤其第二艘是在乌克兰危机如火如荼,克里米亚即将被俄罗斯吞并前紧急交付我国的。而购买原装“野牛”的款项尾单还有1400万美元尚未支付,这倒不是我们赖账,按照当时的协议,这钱要继续打给乌克兰国防工业局。问题是现在“大海”厂和配套厂已经是俄罗斯的了,厂子显然收不到钱,而把钱打给“大海”厂的话乌克兰又不同意……于是现在问题成了有钱不知道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