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北朝鲜于1950年6月25日进攻南朝鲜。冷战从此演变为热战,各军种之间的口角暂时告一段落,美军的虚弱无力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变得一目了然。为了帮助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友邦,这个国家——并非没有经过再三考虑——拿起了武器。
随着1945年日本在朝鲜的统治垮台,盟军在朝鲜半岛沿北纬38度线划出一条分界线。分界线以北由苏联人负责解除日军武装,实行管理;以南则归美国负责。苏联人成立了名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共产主义政权,由经苏联训练的朝鲜人金日成领导。美国和联合国则承认在美国和联合国共同监督下选举成立的大韩民国自由政府,其领导人为民族主义者李承晚。这条原本随意划定的界线很快成为永久的隔阂。尽管北朝鲜在此后两年内不断开展针对南朝鲜的小规模“冲突”活动,但美国的情报来源预测冲突不会升级。因此最后一批美军于1949年6月撤离南朝鲜。
1950年1月,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DeanAcheson)在划分美国在亚洲防御线时未将朝鲜和台湾岛包括在内(尽管他确实曾经声明美国将支持联合国反对对二者任何形式的侵略),此举或许令北朝鲜人对美国保卫南朝鲜的决心产生了误解。北朝鲜人采取了行动。他们的所作所为明显得到了苏联的支持。苏联人显然同样没有预料到联合国会作出反应。由于中国在安理会席位由国民党代表而非共产党代表占据,苏联人早在一月份便因此宣布退出安理会,因而无法出席联大,否决联合国针对进攻所采取的任何军事回应。
北朝鲜拥兵达13.5万之众。成千上万的北朝鲜士兵越过三八线,在苏制T-34坦克的支援下一路横扫,势如破竹。而南朝鲜能够用于抵挡进攻的部队只有9.5万人,加上士兵未曾受过正规训练,只配备轻型武器,因此与一支警察部队无异。南朝鲜首都汉城位于半岛西岸,距“三八线”仅35英里,不到三天便落入北朝鲜军队之手。北朝鲜军沿半岛中部和东部沿岸并行南下,发起进攻,同样大获全胜。南朝鲜军仓皇后撤,很快便溃不成军。
与此同时,杜鲁门总统做出了三个重要举动。首先,他将冲突事件提交联合国。联合国对北朝鲜的行动表示正式谴责并授权采取军事行动。其次,他采取步骤保卫南朝鲜。就在北朝鲜行动当天,杜鲁门命令身在东京的美国远东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向南朝鲜军队提供一切能够提供的战争物资,并考虑以最为合适的方式提供进一步援助。次日,杜鲁门授权麦克阿瑟动用三八线以南的美国海、空部队支援南朝鲜军队,并于6月27日批准动用美国驻韩地面部队。6月30日,麦克阿瑟已经获权动用一切力量击退对方,解救南部的釜山港。第三,杜鲁门命令第7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防止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和蒋介石的国民党以朝鲜战争为借口重新开战,扩大冲突范围。此时,美国已经被拖入了一场因支持“遏制政策”而引发的热战。联合国将首次动用军事力量抵御进攻。朝鲜战争第一阶段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