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我方战机警报声大作,灯光闪烁,才知道刚才一瞬间被敌机火控雷达锁定。
“2001年4月1日,王伟烈士起飞前肯定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我们也是一样,上了飞机,就要放弃自己的一切。” 该团参谋长罗长明说。
中国战鹰守卫海空
自承担我国钓鱼岛维权任务以来,短短两年时间,该团已累计战斗起飞上千架次。
对飞行员来说,每一次战斗起飞并不是简单的飞行,完成一次任务,而是准备作战,上去打仗。团长陈刚说:“每当你驾机从公海飞回祖国怀抱,从海空云端看到大陆的时候,你就会感到这就是我的祖国,那种欣慰和自豪的心情自心底油然而生,再苦再累也觉得值。”
盯着对手过日子
2013年11月23日,东海防空识别区划设当天,该团就奉命升空起飞。这几年,该团在担负繁重训练任务的同时,每天都有数架飞机24小时担负战备值班任务,几乎每天都要战斗起飞,前出查证、侦查监视、驱离外逼。
中国战鹰守卫海空
这是一支历史厚重、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更是一支深受“最高统帅巨大信任、关键时刻真正顶用”的王牌之师,在抗美援朝和国土防空作战中击落击伤敌机31架,曾三次被毛泽东主席点将出征,取得了“同温层开炮”“零高度歼敌”“双机对头着陆”等团队空战史上的“八个首创”,铸就了“忠诚善战、气霸海空”的“海空雄鹰精神”,1965年10月29日被国防部授予“海空雄鹰团”荣誉称号。
英雄的荣光永远在战场,胜利者的胜利永远在下一场战斗!2013年1月,浙东沿海某机场,雾霭弥漫,大大超出战机的最低起飞条件。“丁零零……”突然,上级指挥所传来战斗起飞的命令。正在担负值班任务的时任大队长陈小勇、副大队长李超心里很清楚,一旦本场的天气也变差,周边将没有机场能够保障他们降落。
危急时刻,陈小勇、李超经过细致协商毅然决定起飞执行任务,驾驶战机直奔当面海域,执行掩护任务,兄弟单位随即通过数据链发来了“你们来了,我们就放心了!”的褒奖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