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央行又进一步宣布,境外央行、主权财富基金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这三类境外机构参与银行间债市的额度将通过备案制完成,而无需审批,并且可投资范围也将扩大至更多品种。
8月11日的新一轮人民币汇改则更具有里程碑意义。央行宣布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中间价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同时,人民币短期贬值幅度约3%。
IMF亚洲及太平洋部副主任MarkusRodlauer在电话会议中表示:“中国正在不断从一个紧紧盯住美元的有管理的汇率体系向一个更开放、灵活、更基于市场条件的汇率制度转型,人民币应该能在2~3年内实现自由浮动。”
人民币在不久的将来会实现自由浮动
此外,据悉,中国央行可能于近期宣布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段,从目前的16:30延迟到23:30,以覆盖欧洲交易时段,满足SDR所要求的在“全球主要外汇市场”广泛交易的要求。计划可能在11月底前开始实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9月底,中国首次向IMF公布其官方外汇数据,成为披露季度数据的96个国家之一,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透明度。10月,中国宣布采纳IMF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利率方面,财政部将从四季度起按周滚动发行3个月记账式贴现国债。从技术上,SDR利率将可在其构成货币3个月期国债利率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3个月期国债市场是加入SDR篮子的技术前提之一。从第一期3个月贴现国债发行状况来看,认购积极,利率也较好地反映了短端利率。
中国央行在下一阶段有望围绕着三个方面继续推动改革:
第一,放宽人民币债券跨境发行限制,既放宽对熊猫债发行人的限制,同时也支持政府机构和鼓励国内企业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第二,推动股票市场双向开放,一方面允许海外机构在国内开展股权融资,另一方面正式启动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第三,继续开发人民币支付结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