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场:方子翼和中国空军的“惊天之战”
2000年6月19日,人民空军航空兵一师迎来了50周年华诞。在参加庆典的嘉宾中,有位年过八旬却气度不凡、精神矍铄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因为他就是这支英雄部队的第一任师长,大名方子翼。
不论在空一师师史还是在共和国空军史册上,方子翼都是个不会被省略的名字。
在座落于北京西直门的空军幸福村干休所里,我有幸数次叩访这位开国少将、空军元勋。打开尘封的记忆,见证了人民空军风雨历程的老人讲述了他航空生涯中的多彩片断,尤其是中美空军在朝鲜战场上那次较量,将我带进了那个充满英雄气概的激情岁月。
他从航校校长到空军团长、旅长、师长,全程见证了人民空军初创
方子翼于1917年出生在那个后来被称为“将军之乡”的安徽金寨县,1930年参加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1938年受党委派,进入新疆督办公署航空队第3期飞行班学习。解放战争时期,被朱德任命为“八路军总部航空队”队长,尔后率队开赴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飞行训练科长、飞行教育主任等职,主管全校的飞行训练。1949年11月受命组建第三驱逐航校,并担任校长,从此成为空军司令员刘亚楼麾下的一名爱将。
1950年6月中旬,正值全军备战舟山之际,方子翼接到刘亚楼亲自打来的电话,让他赶赴南京参加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第四混成旅(当时对外代号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太平洋部队”)的成立大会。所谓混成,就是各个机种混合编成。让方子翼犯糊涂的是:新组建的人民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怎么不叫第一而叫第四旅呢?后来听混四旅政委李世安说,这是刘亚楼的“版权”:叫第一容易产生老子天下第一,骄傲自满,空军部队从军到营的第一番号全都空缺,今后哪支部队打得好,就把第一的荣誉授给谁。方子翼听罢,心中陡生豪情:这可是个激励男儿壮志的好主意!
混四旅下辖空军歼击第十、第十一团,空军轰炸第十二团和空军强击第十三团,以及4个供应大队。6所航校的速成班学员被相应地分配到了这些团队。第十一团于6月23日在南京大校场机场成立,方子翼以第五航校校长之职兼任第十一团团长,团政委张百春是陆军师政委,空军部队一律高职低配。
就在这时,传来一个意外消息:由于国民党军队主动从舟山群岛撤退,规模很大的陆海空协同登陆作战未能投入实战,舟山就解放了。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一步加快了空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