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南海上空的美国“谍鹰” 海军侦察机最活跃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18日宣称,2架中国歼-11战机17日在南海国际空域拦截1架美侦察机,美方认为中方有关行为是“不安全”的。中国国防部和外交部发言人19日先后对此进行了驳斥。翻开五角大楼自己的记录就可知道,正是因为美国海空军各个型号的侦察机常年不怀好意地徘徊在中国周边,才导致这类“不安全”的事情屡次发生。
美海军侦察机最活跃
可以说,美国海军的侦察机在中国周边最为活跃,多次在中国南海上空肇事,然后还“倒打一耙”。据报道,这次在南海上空进行侦察的是一架EP-3侦察机。“EP-3遭拦截”让人很容易想到2001年4月1日与中国歼-8战机相撞的那架美国海军EP-3电子侦察机。EP-3是在著名的P-3反潜巡逻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属于一种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中型平台,可续航10小时以上。美军现有15架EP-3侦察机,均隶属于VQ-1“世界守望者”中队,部署在冲绳嘉手纳基地。EP-3每周两次从冲绳起飞对中国沿岸及西沙群岛“例行侦察”,中国战机通常都会伴随跟踪。
专家介绍,EP-3在“例行侦察”时主要执行两类任务,一类是进行通信侦察监听,主要对高频、甚高频无线电通信和卫星通信等军民用无线通信系统进行监听。该机上下机身布满的刺猬一样的刀状天线就是用来进行通信监听和定位。该机另外一项任务是雷达信号侦察。它采用特殊的传感器阵列,可以精确确定辐射源位置。与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中的那架EP-3相比,如今它已经全面升级,增加了联合全球情报通信系统、敌方部队综合瞄准系统、自动化电子侦察测量系统等新设备。传统战机的雷达告警装置只能对雷达粗略定位,主要方向的误差在3-5度,而且只能测向不能定位;而EP-3的雷达信号侦察系统不仅能精确定向而且可精密定位,还能同时记录收集不同型号雷达的“指纹”,例如频率、脉冲重复频率等参数,为战时实施干扰和反辐射攻击建立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