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到2015年是世界格局动荡剧烈、也是中美军事关系诡异变幻的三年。为什么长期不打仗、专注经济建设、不参与任何争端的中国,反却受到美国日益加剧的围堵?中美到底应该怎样定位?两军如何看待对方?在热心人士牵线下,在中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校马伟宁(Brendan Mulvaney)与我进行了三次对话,就两国两军几乎所有重大战略问题交流了看法。
美国难言“守成”,中国崛起但无挑战之意
毫无疑问,以中美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量,双方握手还是交手绝不仅仅是两国的事。因此,回答这一问题成了一个世界级课题。来自中美双方乃至全世界的无数学者都在研究、预测双方关系的未来,其中获得认可度最高的是双方将陷入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即一个崛起的大国将挑战一个守成的大国。
美军拉森号曾闯南海
我素来反对这一刻舟求剑式的思维方式和由此推导出中美必然对抗的结论。首先,我不认为美国是一个守成的大国。美国近代大战略运用十分成功,在过去的百年中连续战胜德、日、苏等对手,正在推进建立世界帝国的进程。它能否完成这一进程,将构成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疑问。换言之,美国还不是一个举世公认、威仪天下的大国。当下俄罗斯在中亚横刀拦路,朝鲜以弹丸之地屡次叫阵美国,一个非国家行为体的“伊斯兰国”让貌似强大的美军一筹莫展,凡此等等,都说明美国还没到“守成大国”的程度。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示意图
另一方面,中国也不是一个要挑战守成国家的崛起者。由于近代西方入侵几乎导致中国亡国灭种,当下的中国正在重整山河,行进在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之路上,经济发展才是核心要务。中国历史上没有统治过世界,现实中也根本没有取代美国的意图。
美国在全球有近千个军事基地,有10支可以横行世界的巨型航母集群,还有众多航空航天远征部队;美国六大战区是根据世界地图划定,而中国五大战区都在自己版图上。马伟宁先生曾问我“一带一路”的战略意图,这是一种典型的美国式疑问。我说,中国“一带一路”出去的是商队,准备的全是货物和金钱,给各国带去的是发展机遇,我们成立“一带一路”司令部了吗?马伟宁先生希望中国能让更多美国人理解这一和平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