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意识到自身存在的短板,美国陆军在2012年提出开发具备新作战能力的导弹系统,它必须具备拦截无人机、火箭弹、炮弹、迫击炮弹及巡航导弹的能力,并将其纳入陆军"航空与导弹研究开发与工程中心"发展的"非直射火力掩护能力增量2-拦截"系统中,"多用途导弹发射系统"就是该项目的第一阶段。

所谓"非直射火力掩护能力增量2-拦截",其实是个"系统集成"的概念,由"复仇者"导弹发射车、AN/MPQ-64"哨兵"数字化相控阵雷达和"多用途发射器"组成,目的是打造一种陆基机动作战的通用导弹发射系统,自主完成截获、追踪、交战、摧毁过程,具备360°全方位接敌能力。该系统把原本独立开发的武器集成为一个全新平台,进而最大限度发挥各种用途和性能的导弹的作战效能,符合当今"网络中心战"的原则。
分两阶段发展能力
"非直射火力掩护能力增量2-拦截"概念的第一阶段,是将一种或多种导弹集成到"多用途发射系统",结合升级版"哨兵"雷达软件和火控系统,实现拦截无人机和巡航导弹的能力。第二阶段是升级导弹、火控系统和拦截软件,具备拦截火箭弹、炮弹和迫击炮弹的能力。该系统运用美国陆军现有的"一体化空中和导弹防御系统"开放式指挥控制架构,可通过"哨兵"雷达截获目标,再把信息提供给导弹系统进行拦截。由欧洲泰利斯公司和美国雷锡恩公司开发的"哨兵"雷达可以自动探测、追踪、识别、分类和回报来自空中的威胁,包括直升机、高速攻击机和巡航导弹都可以探测得到。

目前,美国陆军把"多用途发射系统"安装在"海马斯"火箭炮所用的M1157A1P2型10吨级卡车底盘上,该车可经由运输机和两栖舰艇投送,改装后的LAU-128发射器取代原有的227毫米火箭弹,目前有两种导弹可供选择:雷锡恩公司的AIM-9X"响尾蛇"导弹和洛·马公司开发的"微型直接杀伤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