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专题-娱乐-社会-图片-问吧

主页>娱乐生活>文化杂谈>

把人文素养细化到指标并没错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0-07-03 06:12:25

  西安计划用10年时间建成国际化大都市。与之相对应,该市有关部门在市民人文素养方面提出要求:到2015年,一半市民能认500个繁体字,会说900句英语,能对外国游客进行简单景点介绍,等等。消息一出,热议无数。

  西安的这些市民人文素养培育措施具体详细。也许正因为过于具体,猛一看让人觉得有些可笑。正如有人质疑的那样,市民会英语就是国际化吗?

  但要是仔细思考,也会发现其中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取之处。所谓人文素养,很难以量化的标准来衡量,所以很多时候,人文素养的培育经常流于空泛的号召。西安市把市民的人文素养具体化为能认多少繁体字、会说多少句英语,在项目和指标设计上也许可以商榷,但可取之处在于把培育市民人文素养落在了实事上,使一项本来很难量化的工作变得具体而可操作。多认些繁体字、学会讲几句英语当然不是人文素养的全部,却不能不承认它有益于提高人文素养。

  从舆论对这件事的反应来看,质疑乃至挖苦的为数不少,很多人看不到其中存在的可取之处。在舆论浮躁的今天,这也不奇怪。对于政府部门的一些举措、提法,允许有不同的看法,也欢迎批评,但前提是要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出以公心。西安市对市民人文素养提出的基本要求引发热议、招来“板砖”说明,现在有不少对政府工作的指责太随意和情绪化,实不可取。

  站在局外指手画脚品头论足总是比较容易的,但做具体工作,并不像“拍砖”那么容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任何工作都需要着力点,工作只有落到实处才可能取得实际的效果。开展某项广泛、持久性的社会性活动时,能以一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作为抓手加以推进,与只喊喊口号、发发文件相比,最终的效果绝对会不一样。

作者:  责任编辑:赵丹红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暂无关联文章,您可通过站内搜索查询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