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煤炭企业的寒冬仍在继续,目前整个行业的亏损面已经超过了70%以上。已经有50%以上的企业职工工资出现下滑,部分企业出现了缓发、减发、欠发工资的现象。
21世纪网讯 神华又降价了!
近日,作为煤炭市场风向标的神华集团再次下调了煤价,这是其一个月内第七次降价,煤价跌至2007年以来的最低位。
一位煤炭行业人士告诉21世纪网,神华再次下调结算价格后,其他几家煤企相关人士初步表示,继续跟进,价格战愈演愈烈。
而在产能过剩和价格战的影响下,煤炭企业的寒冬仍在继续,目前整个行业的亏损面已经超过了70%以上。
神华“七连降”
7月28日,国内煤企龙头神华集团再次下调煤价10元/吨,这是该公司自6月26日以来第七次下调煤价。
这也导致了国内动力煤5500大卡北方港口平仓价已降到475元/吨,跌至2007年以来的最低位。
据悉,神华集团此次主要针对大客户群体进行降价,其目的是增加煤炭销售量。
在6月下旬神华降价之前,煤炭市场已经风声鹤唳,北方各大港口库存大幅飙升、“煤满为患”,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从500多万吨升至726万吨;神华旗下的黄骅港的煤炭库存也从5月底167万吨飙升至260万吨,出现压港情况,神华已经要求部分电企派船北上协助疏港。
与此同时,神华上半年的产销量都有所下滑。
根据其公布的数据,今年前6个月中国神华商品煤产量为1.55亿吨,同比下降2.1%;商品煤销售量2.346亿吨,同比下降3.3%。
这样的情况在神华的历史上并不多见,在2011年-2013年煤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神华的煤炭产量依然保持高速增长。
根据数据,神华2011—2013年的煤炭产量分别为2.82亿吨、4.4亿吨和4.98亿吨,其中2013年比2011年增加近8成。
销售不畅、库存压港,于是煤老大开启了这一轮降价潮。
6月25日,神华集团宣布降价,其中,5800和5500大卡大幅下调20元/吨至510元/吨,5200大卡下调15元/吨,5000大卡以下下调10元/吨。
在此之后,神华又连续6次下调煤价,而降价的效果显而易见。
自神华多次调价之后,其旗下黄骅港的煤炭库存从6月下旬最高的260万吨,快速下降至7月28日的163万吨,恢复到正常的库存水平。
在神华“七连降”的同时,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也连续八周下降,跌破“500”整数大关,收于498元/吨,刷新了该指数自2010年10月13日发布以来的最低记录。
虽然煤市的大萧条已经持续了多年,但行业人士对后市依然不乐观。
“煤价是否企稳还要看进口煤的价格,不过进口煤价格下来的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煤炭专家李朝林对21世纪网表示。
与此同时,煤炭行业的产能过剩是个大问题。据悉,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是37亿吨,今年估计在38亿吨左右,过剩达5亿吨。而截至4月末,全社会煤炭库存已经连续29个月在3亿吨以上。
一位不愿具名的煤炭行业分析师表示,“现在市场上5500大卡实际成交价格在475左右,有个别低价已经低至470附近,这表明市场还在继续下行,还没有到探底的时候。”
申银万国在研报中表示,“目前,尚未看到产能去化信号,在 GDP 增速放缓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煤炭行业的寒冬仍将继续。”
7月中旬,煤炭工业协会召集晋陕蒙三大产煤省区和大型煤炭企业召开会议,会上呼吁各大煤企控制产量,降低库存。
一个好的信号是作为行业老大,神华已经率先做出响应。神华集团副总经理兼神华销售集团公司董事长王金力日前宣布,神华全年将调减煤炭产量5000万吨、调减煤炭销售量6000万吨。
中小煤企成“‘炮灰”
作为国内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2013年的煤炭产量近5亿吨,而第二名中煤能源的数据还不到1.2亿吨,神华的调价策略直接影响了中国整个煤炭行业的价格走势。
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价格战一触即发。
在神华本轮“7连降”之后,中煤也进行了6轮调价,而在去年,两巨头也曾大打价格战,当时动力煤的价格也是连跌八周。
目前整个行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降价的死循环。“神华有最低价承诺,中煤跟进,神华就再次下调价格,中煤再跟进,神华再次降价……”上述煤炭分析人士表示。
在神华、中煤两巨头的较量中,中小煤企则不幸沦为“炮灰”。
某煤炭大省的一位官员就曾对神华的高层抱怨:“你们神华带头连续下调煤价,全国煤炭企业苦不堪言,我们省的煤炭企业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
在外界看来,仅从经营的角度来看,神华是没有必要执行如此高频率的降价策略的。
煤炭板块,神华已经打通了全产业链,形成了以煤为基础,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化工的一体化经营;运输板块,神华更是垄断了国内主要的几条煤炭运输线路,并拥有黄骅港、天津煤码头、珠海煤码头等三个港口,产业链优势明显。
在其他煤企都在为微利苦苦挣扎时,神华2013年仍然实现了456亿元的净利润。
面对这些质疑,神华新闻发言人孟坚也做出了解释:“神华此番煤价调整,完全是顺市而为、顺势而为。”
他认为,神华虽然是全国最大的煤炭企业,但煤炭市场份额仅占全国煤炭市场的7%左右,根本不可能左右、甚至影响煤炭市场价格。
“在强大的市场面前,神华能做的就是‘随行就市’,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孟坚表示。
而煤炭企业亏损面则在继续扩大,今年以来,中小型煤企迎来了新一轮的停产潮。
在7月24日-25日召开的东北亚煤炭交易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表示,煤炭企业的亏损面已经超过了70%以上。
“因为煤炭企业亏损严重,目前已有50%以上的企业职工工资下滑,部分企业出现了缓发、减发、欠发工资的现象。”王显政表示。
截至7月底,已有20家煤企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有15家煤企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8家煤企净利润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