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哈佛大学研究:中国高房价可以持续

来源:华尔街见闻 时间:2016-11-11 18:50:49

  哈佛大学近日研究称,只要大幅削减新的供应,中国高房价就能够持续下去。

  该校的Edward Glaeser、Yueran Ma、Wei Huang以及Andrei Shleifer在论文中指出,价格飞涨,新建筑猛增,这看起来像是一场典型的房产泡沫,许多人认为价格下滑即将来临,但是这些分析可能忽略了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重要性:

  2003~2014年,中国建成了约为1000亿平方英尺(华尔街见闻注:约93亿平方米)的住宅物业,换言之,人均面积为74平方英尺(华尔街见闻注:约6.9平方米)。今年,一间在北京和上海的90平方米房屋平均价格约为家庭平均收入的25倍。

  预计中国空置房屋面积约为200亿平方英尺(华尔街见闻注:约18.9亿平方米),相当于纽约面积的2.5倍。

房价走势1

  购房者似乎将房屋视为长期投资,即便房价下跌也不太愿意出售房屋。他们没有极高的杠杆,因此也不太可能收回和清算房屋。开发商们的杠杆较高,但是与国有银行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其贷款可能重组。即便银行从开发商手中收回土地,也不太可能将其在市场上出售。与中国股市相比,楼市具有的惯性更大。

  中国政府在住房市场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要大幅削减新的供应,对房地产的强劲需求就能够令目前价格得以持续——尤其是在家庭的替代投资选择余地较少的情况下。这一情形能否发生将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其必须在价格的稳定性与限制城市发展之间做出权衡。

  如果政府能够消化过剩库存,将其转化为社会性住房,这将进一步支撑走低的价格。这似乎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将带来巨额社会成本,建筑业的就业人数将下滑,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将失去明显的效率优势。当地政府也将失去来自出售土地、收税这些作为制度基础的财政自主权。

  对政府而言,可替代的方法是调节高水平的住房建设供应。这将导致对住房的预期回报走低或转向负面。潜在新卖家将因此受益,但是目前的房主们将遭受损失。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别再错失房产税出台“窗口期”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