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中国地价贵过房价谁买单?

来源:商业见地网 时间:2016-07-13 09:38:15

  近年来,“地王”频出,一二线楼市“面粉”比“面包”还贵的现象愈发凸显。那么,中国地价贵过房价谁买单?

  近年来,“地王”频出,一二线楼市“面粉”比“面包”还贵的现象愈发凸显。上半年,中国50个主要城市里的“地王”数量以每周近10宗的速度快速增长。

  中原地产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全国50个主要城市诞生的“地王”(统计口径为单宗土地金额超过10亿元的地块)多达219宗,其中的热点城市苏州拍出27宗、杭州25宗、合肥22宗、南京21宗、武汉11宗、天津14宗。

  同时,上半年全国主要的50大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高达10243亿元,远超去年同期的6973亿元。杭州、苏州、南京、合肥成交额同比涨幅甚至超过了200%。

  今年的“地王潮”有以下几大特征:第一个特征是二线城市“唱主角”,占据“地王”70%的数量,仅苏州、杭州、南京、合肥四个城市就诞生了88宗“地王”。二线地市之所以火热,“去库存”向“补库存”转变、土地供应紧缩是重要原因。

  今年“地王潮”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国企和央企“唱主角”。

  中原地产统计,今年1~5月份,全国总价超过15亿元的105宗高价地块中,有52宗被国企获得,占比为54%。首先,“稳增长”压力当前,央企、国企发挥带头作用,驱动地产类央企积极拿地;其次,多融资渠道开闸,贷款、债券利率创历史新低,央企融资成本更低,债券利率甚至降至3%以下。

中国地价贵过房价谁买单? 商业见地网

  第三个特征就是,各类寻求高收益的资金借道参与地产市场,助推“地王”频现。

  当货币宽松遇上“资产配置荒”,社会资金开始借道参与开发商定增和拿地。1~5月,单价TOP20的“地王”中,操盘方和财务投资者联合拿地比例高达40%,2010年和2013年这一数据仅为10%和15%。1~5月份,楼面价TOP20的“地王”中,光财务投资者介入的就有7宗。近期拿地较为激进的信达地产(行情600657,买入),频繁采取“夹层拿地基金”的方式,用较少的自有资金撬动较大项目,实现“基金拿地+小股操盘”的资产运作。

  “地王”频现直接推动周边房价上涨及市场对未来房价上涨的预期。同时,从2010年和2013年两轮“地王”看,地价和房价相互攀升加剧楼市泡沫担忧,倒逼紧缩政策出炉。此轮“地王潮”,资金推动、避险投资的因素明显。

  3月18日,招商地产拿下南京浦口区一宅地,楼面价22320元/平米追平区域房价;4月25日,保利地产(行情600048,买入)54亿元夺下厦门双料“地王”,楼面价是区域房价的1.6倍;7月8日,郑州万科美景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拿下的地王,楼面价13411元/平米,也超过了该区域均价。

  “这么高价拿地,将来不还得买房人承担?”“地价贵房子就贵,房子贵租金就贵”……面对“地王”扎堆,众多网友担忧高地价会催涨房价,让买房、甚至租房成本进一步走高。

  而希望通过“造豪宅”摆脱高价地困局的开发商日子也不好过。以北京为例,北京累计出让楼面价超3万元/平米的地块59宗,开发商们为拿下这些地块总共花了1919.38亿元,但截止6月中旬,销售额却只有224.8亿元。

  张大伟说,北京的很多“地王”要想上市盈利,需要未来两年房价在目前基础上涨100%甚至更多。

  然而社科院日前发布的报告认为,房地产市场“空间错配持续加剧,住房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等问题值得关注。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可能会迎来一个短期调整期。

  张大伟认为,当前宽松性政策下房企不理性、不健康的抢地行为为后续楼市发展带来风险。

  有市场观点认为,不排除有部分开发商通过融资举债、加杠杆等方式造“地王”,助推房价上涨以期自我解套。易居研究院智库研究中心总监严跃进提醒,在积极扩张战略下,部分企业上半年债务融资规模较大,后续需要警惕存在的偿债压力和风险。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