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空调重立行规?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时间:2015-09-04 10:24:22

  在日前由家电网主办的“2015空调行业高峰论坛”上,业内以“冲高回落”描述刚刚过去的2015空调冷年。

  空调销量同比下滑5.4%,销售额同比下滑10.50%,是对上述描述的数字注解。

  诸多空调企业提前开盘吸款、已经隐居幕后的大佬重出江湖,预示着2015冷年留给下一个冷年的是不祥之兆。

  需求不旺、库存包袱、天气是造成2015冷年空调市场下滑的主因。

  因为巨量“库存”,“去库存”成为2015冷年空调龙头企业的头号任务,由此格力带头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价格战,众多企业被动应战,于是空调这个“成熟行业”便出现了“全行业陷入低级价格战”的“怪异现象”。

  事过境迁,当初被迫卷进价格战的非龙头空调企业甚是郁闷,“以价换量”没给自己带来任何实惠:品牌格局没变,自己的产品销量未有提升。反倒是作为空调业技术发展方向的智能空调受价格下沉的影响,2015年销售额在整个空调业占比7.15%,增幅比上个冷年低很多。

  一句话,轰轰烈烈的“去库存”对整个空调行业的技术创新、新技术应用、新产品的推广带来不利影响。

  那么,2015冷年,空调业高达4000万台的巨量库存从何而来?

  表面看,是由于2014冷年相对比较好的市场形势(2014冷年,空调国内销售同比增16.2%,销售额同比增长17.5%),拉高了行业——准确说,拉高了行业龙头企业对市场的预期,导致内销库存量同比增长,使2015冷年惊现渠道高库存。

  根本原因则是中国空调业“做库存”的传统经营方式——经销商淡季打款备货,以备旺季大量出货,货从工厂转移到渠道。该模式与之前的市场匹配——空调淡旺季明显、市场需求旺盛。随着市场增幅明显放缓、淡旺季差缩小,若继续上述模式,继续向渠道大量压库,导致渠道库存高居不下,将可能形成空调行业的“堰塞湖”,对整个行业健康发展不利,也给企业的经营带来风险。2015冷年便是印证。

  对于2016冷年,业内并不乐观。奥维云网预测,排除极端天气因素,2016冷年空调将会继续下滑,销量下滑4.1%,销售额下滑6.3%。

  其实,产品有效需求不足,将会成为未来家电业面对的新常态。

  在此背景下,空调业是否到了需改弦更张,重立行规以适应新环境的时候了?

  借助互联网平台,订制服务是“去库存”,改变空调业“做库存”旧制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但订制需要智能化工厂和智能产品制造基础做支撑,该支撑的基础建立需空调制造企业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和精力,相当于流程再造、组织再造,非一日之功。

  此外,空调线上销售的增长对线下渠道的冲击正逐步显现,四川长虹(行情600839,咨询)空调公司市场策划总监龚玮在巡视市场时发现,不少空调线下门店关门倒闭。这引起了他的不安,担心带来空调企业渠道的流失。如何稳妥地实施O2O,是空调业需思考的另一个难题。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5冷年空调线上零售量为489万台,同比增长47.2%,零售额达到120亿,同比增长32.2%。预计2016冷年线上市场零售量达到739万台,同比增长51.2%,线上销量占比为16.3%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