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学区房是个妖怪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15-06-02 13:42:57

  在一座城市,好校长、好教师为什么不能先均衡起来?与其让家长在学区房上纠结,不如把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真正分好分匀。总之一句话,学校不均衡,靠“就近入学”来实现教育公平,太本末倒置了。

  邓海建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最近,上海学区房交易持续高涨。5月,徐汇区学区房交易成交量环比四月增长20%,房价上涨3%-5%,尤其是对口重点汇师小学的学区房出现多人抢房的场面,学区房成交单价最高飙升至9万元/平方米。今年学区房需求量较去年明显上升,究其原因与徐汇区入学政策调整不无关系。(6月1日《i时代报》)

  这是一个尽人皆知的共识:只要地方上的教育均衡是“加特效”的,那么,迟早要在学区房上现了原形。

  上海学区房疯涨,还算不上癫狂。今年4月3日的《人民日报》消息称,只要是被划进名校学区,一些老旧的楼房、没有卫生间的平房也能卖上大价钱。北京东城区培新小学周边近30年的六层老楼价格已经被炒到每平方米6.5万元以上,比毗邻而没有划进片区的新楼房,每平方米均价高出2万元。再检索新闻看看,各地基本是理固宜然。

  前两天,尽管著名的校长先生发声,说“:老师校长也是学区房的受害者。”但不得不承认,必有部分人分享了资源失衡下的教育红利。为了解决择校问题,教育部门也是殚精竭虑:譬如刚刚印发的《关于做好2015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所有城市全面实行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加快实现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这项政策,被舆论视为解决择校困境的治本之策。不过,民间点赞声有点弱。因为说到底,“就近”政策操作下来,几乎还是“穷人的就近”。有钱的、有资源的,可以光明正大去择校;只不过,这一次是借着学区房的“外挂”,来堵死了其他家长的口。

  老版本的择校当然是过街老鼠,批条子、找关系,拼的是权力。现在的就近入学,把“拼关系”改成了“拼房子”,原来的“条子生”成了“房子生”,差别真的很大吗?还有一个更糟糕的情况,往往被大家忽略了:有人说,名校周边也有穷人家,实际上也是公平的。但这样的说法忽略了一个现实,聪明的名校是可以随时“三迁”的。去年,安徽黄山等地都似曾上演过疑似“为救楼市迁百年名校”的大戏。虚实之间,真假莫辨。如果救市属实,那么,就近入学,是给谁“就近”的呢?

  所谓推进教育均衡,若只是在“就近”上下功夫,怎么着也不好意思说是“治本之计”。因为——只要学校是有差距的,那么,家长肯定希望孩子上好学校;这个时候,靠房子来“就近”,无非是逼着家长“更多房子、更多选择”。可是在眼下,学区房是高贵的稀缺品,而好学校随时可以搬来搬去、“择邻而居”。最坏的结果,还是富人可以选择好学校,而穷人只能“就近”在没有选择的学位上。

  学区房是个妖怪,也只有真正的教育均衡能降服下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均衡喊了这么多年,如果最有能力均衡的城市都均衡不了,农村岂不是境况更糟?别的不谈,反正在一座城市,好校长、好教师为什么不能先均衡起来?与其让家长在学区房上纠结,不如把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真正分好分匀。总之一句话,学校不均衡,靠“就近入学”来实现教育公平,太本末倒置了。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刘益谦一月内三度参与定增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