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高奶价”与“低奶价“的矛盾题何解?

来源:中国江西网 时间:2015-01-08 17:30:12

  河北因奶价狂跌部分奶农平均每天倒掉的鲜奶近200斤,有的奶农甚至直接把鲜奶以0.5元/斤的价格卖给养猪农户喂猪。(1月6日 新京报)

  “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这是某知名奶制品企业的广告语,也是当年温家宝总理的梦想。“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我们到超市购物时不难发现超市牛奶价格并不低,不得不承认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没有实现“每天一斤奶”的“愿望”。另一边,河北奶农因奶价狂跌不得不把每天没交出去的鲜奶倒进田里或者是以极低的价格卖给养猪农户喂猪。超市的“高”奶价和奶农处的“低”奶价形成强烈反差。把牛奶倒进田里或者把牛奶以低价卖给养猪农户喂猪不仅让奶农“心疼”更让喝不上牛奶的人“心疼”。

  促使如此“矛盾”的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收购标准提高,乳制品生产企业自身牧场增加,进口奶粉大量进入市场造成国产牛奶销量下降。另一方面,市场信息掌握不足,之前的高奶价让奶农盲目扩大规模,造成鲜奶产量急剧增加。供大于求的局面直接导致了奶农的鲜奶卖不出去。

  首先,当地政府部门应该帮助奶农寻找合理的“销路”,让奶农能够以较为合理的价格把牛奶卖出去。

  其次,从2012年开始国家开始在贫困地区中小学校实行“营养午餐”工程,并对住宿在学校的学生进行晚餐补贴。国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从奶农手中收购牛奶,虽然超市、商场的销量有限,但是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生这一“销路”是非常宽广的,如果国家把一部分“餐补费”直接用于购买滞销的牛奶,不仅能保证学生的午餐质量,而且能解决奶农的困扰,避免牛奶的“不得已”的浪费。

  最后,当地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为奶农提供充分可靠的市场信息,避免奶农盲目扩大规模,导致产量过大而滞销。

  只有各方努力才能解决超市、商场的牛奶价格“居高不下”和奶农把廉价牛奶倒进田里的“矛盾”难题。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