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12日下发通知,分别上调汽油和柴油等级成品油的消费税,这两种成品油的单位税额分别由原来的1.12元/升和0.94元/升上调至1.40元/升和1.10元/升。这一决定公布后,消费者纷纷在网上吐槽,对两部局的这一增税决定提出了不同意见。
消费者对于此次提高成品油消费税表示的不满,是有市场背景的。其一,就在半个月前的11月29日,成品油消费税刚刚作过一次提升,尽管上次调价没有一步到位,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密集提税,自然让消费者感到难以理解;其二,此次提税的时机与半个月前一样,都与国家发改委宣布成品油价格下跌捆绑在一起进行,这使得消费者接连两次遭遇了因税收上升而使油价下调的期望落空。
当然,政府部门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的理由很充足。对消费税的征收范围、环节和税率进行调整,提高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的税收,是税改的一个方向。我国近几年私家车保有量急剧上升,对节能减排造成了很大压力,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私家车消费、促进节能减排的效果。而选择油价下调的时机提高消费税,也可以减轻消费者因税收提高而产生的消费成本上升的压力。
可以看出,在这次由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引起的风波中,消费者和政府部门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产生了利益的分歧。其实,消费者对于国家通过提税来促进节能减排是理解的。但是,在如此短促的半个月时间里,连续两次调高消费税,并且调税时机都与油价下降捆绑在一起,使消费者产生了另一种感觉,是不是政府部门在通过提高税收来对冲因油价下跌给国家财政带来的减收压力呢?
税收的调整是一项公共决策,需要充分尊重民意,特别是消费税这一税种直接与消费者利益联系在一起,更必须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切身感受。由于多年来国际油价一直在上涨之中,在我国的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挂钩以后,消费者长期承受着高油价的压力。今年以来出现的成品油价格持续下降,对于减轻消费者负担,特别是减轻物流成本有积极作用。因此,尽管提高消费税有充足的理由,但政府部门不必表现得如此匆忙,如果期望用此来对冲油价下跌的压力,就更不应该了。(作者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