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城市限购松绑“满月”之际,多地传来限购“二次松绑”的消息。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近日宣布,从8月29日起,购买杭州主城区14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商品住房、二手住房),不再需要提供住房情况查询记录。而在一个月前,杭州已经放开了余杭、萧山以及主城区140平方米及以上住房的限购,标志着杭州持续了4年的限购时代结束。
随着近期房地产交投的持续低迷,各地方政府纷纷对房地产调控政策进行调整,松绑限购成为共同的选择。数据显示,在46个实行限购政策的城市中,已有36个城市松绑或取消限购。对此,笔者认为,随着楼市调控进入常态化、制度化的深水区,限购作为非常手段在任何时间点退出均不令人意外,也不应该简单地将限购松绑与楼市调控“开倒车”划等号。
当然,作为本轮楼市调控最核心的政策,限购政策退出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仅以成交量来看,46个实行了限购政策的城市2013年成交面积约3.4亿平方米,在全国占比超过四分之一,若这些城市的销售因限购放松而出现明显增长,无疑会对未来房地产走势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有必要仔细考量限购政策退出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引导市场预期和建立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杭州此次全面取消限购,或可成为观察限购政策退出影响的重要标本。
众所周知,房地产市场同时具有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对于退出限购政策来说,一方面,限购的本质是通过抑制需求来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若当地整体需求不足,限购松绑影响不大;另一方面,若需求过于旺盛,限购放开后房价很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报复性反弹,进而动摇楼市调控的成果。而杭州无疑是最理想的标本城市。作为准一线城市,杭州具有相应的产业竞争力和人口吸引力,在限购政策实施的4年中,有大量合理的外地户籍居民的自住型需求和本地居民的改善型需求被抑制。同时,近年来杭州房价整体预期向下,全国多轮“降价潮”均从杭州开始,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7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7月杭州一、二手住宅市场同、环比双降。如此,即便限购放开,投资和投机需求也不会大量涌入,有利于地方政府随机应变进行微调。
相关数据显示,在7月29日有限松绑限购之后,杭州楼市呈现出冲高回落的态势,整体成交回升了三成左右,去库存效应明显,但并未出现强烈的报复性反弹。此次杭州全面放开限购恰逢“金九银十”传统旺季,未来两个月杭州楼市走势如何、地方政府后续将出台怎样的政策、开发商又将如何应对,都将为未来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的建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