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楼市遇冷不能靠行政干预求解

来源:中国商网 时间:2014-06-30 10:35:01

QQ截图20140630091900

(图片:CNSPHOTO提供)

  继沈阳、广州、福州等多地传出限购“松绑”之后,内蒙古省会呼和浩特被爆于6月20日对外发文表示取消限购,成为第一个以政府办公厅文件形式明确松绑限购的城市。

  今年的楼市,让不少地方都感到阵阵寒意,面对这种情形,部分城市的“利害关系人”已经焦灼不安。于是,各地频频传出限购“松绑”的声音。其实,行政力量之所以插手楼市,根本还是地方经济患上了“房产依赖症”,房地产经济的走势,已经与地方经济生死相依。

  当下,楼市市场已然疲软,房产销售陷入僵局,这符合市场规律的本质特征。然而,在没有其他救市方法的前提下,只能将希望寄托于行政手段上,通过行政干预来补强市场调整过程中的短板。但是,政府将自己当作开放商的后盾和靠山,用行政力量来挽救“奄奄一息”的楼市,对于房价的理性归位很难有所裨益。

  其实,房价的起起落落,本质上是市场规律的正常反应,只不过由于房地产市场绑架了地方经济命脉,才让政府如坐针毡。但是,政府救市忽略了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市场有自己的运行轨迹,单纯的依赖于行政力量的主动援助,并不会产生“起死回生”的作用。试想,当供大于求的矛盾凸显,房产市场必然会遇冷,而供不应求时,则必然催生房价的疯狂暴涨。只不过,当地政府迫于当地经济发展压力,不敢也不想面对房价下滑的趋势,不愿因此而影响到辖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房地产市场的过热,早就引发了关于楼市“泡沫”的担忧,这种说法早已流传甚广,作为当地政府理应预料到。如果,只是在楼市遇冷时,当地政府才慌了手脚,这已经为时已晚。况且,政府拼命“护犊子”,不能只是偏向开发商,还应当考虑到买房人的感受。房产市场事关民生,当每个人对虚高的房价吐槽时,当地政府是否想到过平抑房价,实现公众“安得广厦”的目标呢?市场的终究归市场,政府大可放开手脚,让开发商自己去应对房屋销售危机,坐等房价回归到理性水平。

  坦白而言,如今房地产遇冷,是“看不见的手”自我调节的结果,不该过度依赖于“看得见的手”出手相救。在此,对于楼市的当前的不景气,不妨多多考虑市场因素,别总想着通过行政干预来求解。(刘建国)

作者: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