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崔宏:银行差异化发展的艰难之路

来源:当代金融家 时间:2011-02-16 15:07:50

虽然国内各家商业银行都强调差异化发展,并表示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但成效并不明显,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银行业的同质化?中国银行业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又在哪里?

银行同质化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各银行提供给客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雷同;二是银行的经营模式大同小异;三是竞争手段单一;四是客户选择无差异性;五是各银行收入结构惊人相似,依靠传统存贷利差赢利的局面依然未能改变。

正如金融学者徐滇庆所评论的:目前金融市场上大大小小的金融机构虽然数量较多但同质性极强,四大国有银行在业务范围、服务对象、金融手段上没有什么显著差别,本想创建股份制商业银行给国有商业银行树立个竞争对手,可最终都被“工农中建化”了,就是民营资本控股的中国民生银行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与四大国有银行越来越像,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也因为与国有银行血缘太近也日益趋同。

当然,身处同质化泥潭的中国银行业自身对这个问题的感受更为深刻。一方面,同质化竞争环境下,各家银行在服务的效率、态度、水平上都逐渐有所提升,也促使各家银行把同质化的金融产品做得更细更专业;但另一方面,同质化也容易导致同业间的恶性竞争,引发价格战,导致同业多败俱伤,最终使整个行业处于较低发展水平,影响银行业自身的赢利能力和竞争实力。

由于差异化并不排除服务效率、态度、水平的提升,因此,如何实施差异化发展就成为各家银行的当务之急。显然,探寻商业银行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必须在深入挖掘和认识同质化的原因中去寻找。

七大因素导致同质化

仔细梳理银行同质化的成因,既有发展的历史性原因,也有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但基本可分为外部环境、自身属性和内部管理七个因素。

一是经营环境不利于创新,突出表现在利率与汇率的管制上。银行的许多产品创新都需要围绕汇率和利率的市场变化来进行。存贷款利息锁定的结果是银行可以依赖资产规模的扩张坐享好日子,没有差异化也能很好地生存。

二是监管手段过于僵化。银行同质化与金融管制的过度严格大有关系,也是中国金融市场不发达的一个反映。

三是客户需求强力牵引。同质化竞争使得任何银行对于金融产品不能形成垄断,长期来说,有利于客户。所以,同质化竞争受到社会公众的欢迎。

四是银行本质属性使然。银行从产生那天起,业务、产品、服务等就存在同质化的基因,完全克服同质化是不现实的。

五是银行发展战略趋同。各家银行的战略定位往往大同小异——都在强调加快零售业务的发展;都在谋求实现综合经营;都在规划国际化经营大计等。不管是向零售转型也好,还是涌向中间业务、私人银行也罢,甚或跨国发展、建设控股集团,以及所谓的二次创业、业务转型,都逃不脱这样的巢窠:一则发展战略过于笼统,二则大家的发展战略趋同。没有一家银行真正定位于某项业务领域,大家都在应势而变,而且一窝蜂似地在变。

六是银行竞争策略类似。实务中多数银行的经营策略是盯住对手策略,自身的战略定位不稳固,对于竞争对手所开展的业务,也不管自己是否适合,跟着模仿,特别是在新业务拓展上,不甘于落后。你代理保险,我也代理;你代理基金,我也马上跟进;你成立基金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我也立即申请。

七是我国商业银行人才的交流和轮换对同质化也有推动作用。不但四大行人员之间时有轮换,银行监管层与各银行高管人员也经常互相调动,而四大行与股份制银行的人才流动,以及股份制银行之间的人才流动更是异常频繁。高管人员对业务发展战略高度一致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导致各银行经营管理机制、产品和技术的趋同,加之普通人员的时常交流,各银行之间几乎无秘密可言,创新计划失去独有的创新性,甚至出现创新的同质性。

银行差异化发展路在何方

诊治中国商业银行同质化病症,需要对症下药,分别针对银行自身属性、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着手。

一是端正认识,实施有限差异化战略。其发展策略应向两个方向转变,一是业务的创新,以期突破传统业务同质化约束,拥有独具特色的竞争力;二是以差异化的服务稳定客户和赢取市场。除了核心产品之外,银行应该在便利性产品或金融服务,特别是支持性金融服务中不断进行创新,形成服务特色,并以此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才能实现差异化竞争。

二是改善外部环境。核心是逐步实现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同时改善监管手段,完善监管理念,同时,继续促进银行业有序竞争,增强创新动力。

三是战略聚焦,客户分层,提升服务。国外银行业实行差异化服务主要是通过服务层次的差异化建立重点客户分级管理制度,对客户在经营资源投入及管理方式上采取不同的差别服务,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依据每个客户的具体需要细分市场,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并对服务功能进行调整和升级,从而建立基于各自的差异化特质的市场竞争优势。中国民生银行提出做“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零售高端客户的银行”的战略定位,并以事业部改革和小微金融为突破口,辅以金融管家式的个性化金融服务手段,力争建设成为特色银行和效益银行,可以说在中国银行界迈出了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第一步,成效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完善银行体系,调控银行业格局,优化银行业层次结构。与美国等金融发达国家动辄上万家银行的规模相比,我国银行机构不仅数量少,而且体系不完整,层次结构不健全。要调整准入政策,快速增加小微银行数量,让区域银行、社区银行、村镇银行等各自服务于不同地域和不同客户,使整个银行业体系得以差异化。而“金字塔”型的金融体系和层次结构,可有效规避银行业同质化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极大地提高银行业的稳定性和整体抗风险能力。

作者:  责任编辑: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