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人民日报:把扩大就业作为优先目标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0-09-11 09:47:57

本报北京9月10日电 (记者白天亮)毕业了,去创业!浙江大学的石峰今年既拿到了学位证书,也通过杭州市大学生创业无偿贷款的资助办起了企业。石峰对未来充满信心,他的企业还吸收了15名大学生就业。今年以来,我国就业稳定向好。1—7月,全国城镇748万人喜捧“新饭碗”,完成全年新增就业900万目标任务的83%,与此同时,劳动者工资和社会保障待遇普遍增加,就业质量得到提升。

就业向好,首先得益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上半年,我国GDP增速达11.1%,经济增长快,企业活力足,岗位大量增加。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05个城市的统计显示,二季度劳动力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比一季度增加了15.7万人和41.2万人,劳动力市场供需两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00,基本实现平衡。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到二季度末,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数已达1572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626万人。“珠三角”等局部地区出现了“用工荒”,农民工特别是熟练工人在企业格外“抢手”。

创业是一种更加积极的就业。要让劳动者乐于创业、敢于创业、能创成业。全国85个城市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活动,放宽市场准入、简化注册手续、提供税收优惠、给予资金补贴……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当上了“小老板”。其中针对高校毕业生实施的“创业引领计划”,有望在全年帮助至少10万名大学生实现创业。

促就业,尤其要关注困难群体。我国全面实施了“出现一户、援助一户、稳定一户”的再就业援助制度,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和专项政策扶持为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及时提供岗位。1—7月,全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2万人,完成全年500万目标任务的70%;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98万人,完成全年100万目标任务的98%。

就业不仅看数量,还要看质量。截至6月底,全国已有23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上海市达到11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北京市达到11元,许多省份上调幅度达到20%以上。各地还相继上调了工资指导线水平,引导企业为一线职工涨工资。更多的劳动者拥有了社会保障。截至6月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24509万人、41341万人、12903万人、15423万人、11347万人,均明显增加。其中,全国已有2950万农民工和城镇职工一样拥有了养老保险,比上年底增加303万。

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今年我国安排专项资金433亿元大力推进就业,预计全年将实现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作者:  责任编辑: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遏制通胀三种政策选择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