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买不起日本产品,到引进日本技术,再到收购日本企业,这是一个“三级跳”。
根据日本的帝国数据库2010年7月8日发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6月底,接受中国收购和出资的日本企业为611家,其中零售店为323家,超过被购日企的半数。被中国购买的日本制造业有69家。帝国数据库分析认为,“日本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品牌效应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今后,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中国的购买力继续增长的话,那么,购买日本企业的速度还会提升。”
从收购时间和数量看,2009年之后的收购数量高于过去7年收购数量的总和。2009年中国企业收购日本企业呈加速度趋势,2010年则进一步延续了这种趋势——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截至7月上旬,2010年中国收购、出资日本企业达21件,与2009年全年持平。
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的几位专家均认为,从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看,中国企业收购日本企业的战略机遇期已经到来。然而,战略机遇期的到来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在日本的收购会一帆风顺。在搞清楚收购日企是否符合自身需要后,中国企业的并购行为还要面临诸多政经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