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在“加快”上下工夫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时间:2010-06-26 10:31:31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6月22日联合公布《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宣布自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包括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加工材料等在内的406个税号商品的出口退税。这一涉及较大范围的取消出口退税政策,主要关乎“两高一资”产品。而就在调整相关产品出口退税的前两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国家财税部门与货币政策部门的各项举措,表面看并无联系,政策背景也各有不同,但如果往深里挖掘,则会发现,这些举措其实也有相关性,均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的一场攻坚战密切相关。这场攻坚战,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其中的一个关键词,即为“加快”。较大范围地调整出口退税与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包含了调结构的明显意味,也是在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进入新的转变当中。

这表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使命,并不是只停留于文件当中,也不是只停留于领导人的讲话里。许多宏观政策的陆续出台,现实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都将为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提供佐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直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使命,党的十七大则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意义事关全局、事关长远。而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具体而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中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新时期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归纳而言,中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然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

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不少困难和问题,根源都在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缓慢和滞后。一方面,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同时,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种种的现实问题都在说明,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不行,不加快转变不行。

刚过去的这一轮全球金融危机,则再一次警示人们,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外延扩张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无法继续下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比如,针对部分行业尤其是一些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就需要及时淘汰落后产能,防止重复建设。这方面动手越早、损失越小,动手越晚、代价越大。

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来看,需要在“加快”上下工夫的,是着力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抓好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着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并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现在的关键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只是一个认识上的问题。可以说,统一认识不难,难就难在将认识转化为行动,并以一种主动的、紧迫的态度去切实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中国经济既不可能沿着过去的老路向前发展,也难以一直保持目前的发展速度前行。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很多的挫折与困难。

还要看到,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任务,促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难点和关键都在于调整利益格局,而最大的症结在于体制机制不合理。能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能否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能否锐意推进改革创新,关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乎科学发展观的最终落实。

这意味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中国经济运行中新老矛盾和问题的相互交织,将不断给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提出新难题。这就要求,必须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毅力去推动事业的进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光下工夫不行,还要看到实效。只有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才会越来越高、发展空间才会越来越大、发展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作者:  责任编辑: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